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诸尘入正受,一尘三昧起。
三昧与正受,门檈作碓觜。
起灭无定时,恰如眼见鬼。
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
一去寥寥七百年,下载清风今未已。
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诸尘入正受,一尘三昧起。
三昧与正受,门檈作碓觜。
起灭无定时,恰如眼见鬼。
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
一去寥寥七百年,下载清风今未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以禅宗的语言和意象表达对修行的理解。"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描绘了修行者在面对纷繁世尘时,试图通过"三昧"(佛教术语,指定静、专注的心境)来达到清净的境界。然而,"三昧与正受,门檈作碓觜"暗示这种心境并非固定不变,如同门檈(门槛)和碓觜(舂米工具),随时可能被世俗事务所触动。
"起灭无定时,恰如眼见鬼"进一步说明这种心境的波动不定,如同眼中幻象,难以捉摸。"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质疑了什么是真正的正受,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一去寥寥七百年,下载清风今未已",可能是借时间的流逝和清风的永恒,强调修行的艰难和追求真理的长久性。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世俗干扰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