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告谢,朱明戒序。咸长是祈,敬陈椒醑。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庶尽肃恭,非馨稷黍。
青阳告谢,朱明戒序。咸长是祈,敬陈椒醑。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庶尽肃恭,非馨稷黍。
这首诗是《五郊乐章·赤帝徵音》,出自隋末唐初的文学家、政治家魏徵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祭祀过程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隆重而庄严的礼仪文化。
首句“青阳告谢,朱明戒序”表达的是祭祀之前的准备工作。青阳指春天,也象征着开始和生机,而告谢则是告别过去不纯净之物的意思;朱明指的是红日,戒序则是整顿秩序、警醒众人。
接着,“咸长是祈,敬陈椒醑”描述了祭祀时诚恳地向神灵致以美酒佳肴。咸长即是虔诚之意,是祈祷的态度;椒醑则是古代常用的祭品。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展示了祭祀时众多乐器齐鸣,气氛庄重。博硕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乐器,而笙镛则是一种特定的铃鼓之类的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盛大。
最后,“庶尽肃恭,非馨稷黍”表达了祭祀结束后人们心存敬畏之情。庶尽指的是一切都已完成,而肃恭则是庄重恭敬的态度;非馨稷黍则强调了祭品的纯净,不含糊。
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确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祭祀文化的严肃性和隆重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魏徵在隋末唐初那个动荡时期对于秩序与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