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小小墓》
《苏小小墓》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同心难结绣云长,红玉沉泥草亦香。

娇魄年年寒食节,定应湖上作鸳鸯。

(0)
注释
同心:指两心相印,情投意合。
绣云长:比喻情感深厚如长云般绵延不断。
红玉:象征珍贵或美丽的宝石。
沉泥:陷入泥土,比喻遭遇困境或被遗忘。
草亦香:即使在平凡中也显出美好。
娇魄:形容女子美好的心灵或形象。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定应:必定会。
湖上:指湖边或湖中,可能暗示浪漫的环境。
鸳鸯:象征恩爱的情侣或夫妻。
翻译
尽管心意相通难以织成锦绣般的长云,
红宝石般的玉石即使沉入泥土,草丛中也散发着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名为《苏小小墓》。诗中通过对逝者生前情境的描绘和对逝者的追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哀思。

“同心难结绣云长”,此句运用了“同心”和“绣云”的意象,暗示了诗人与苏小所共有的情感和理想难以实现,如同美丽但遥不可及的云彩。这里的“绣云”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红玉沉泥草亦香”,这句话则通过对逝者生前美好形象的描摹,表达了即使在尘封和湮没中,苏小所留下的记忆仍旧芬芳扑鼻。这里的“红玉”比喻着苏小的美丽,“沉泥”则指她的身躯已长埋地下,而“草亦香”则是对她生前气质和品德的赞美。

“娇魄年年寒食节”,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特定的节日(寒食节),强化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思念。诗中用“娇魄”形容苏小,既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也透露出她生前可能柔弱可爱的一面。

“定应湖上作鸳鸯”,这句话则是诗人对逝者灵魂的寄托,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中,与她重逢,如同湖上的鸳鸯鸟一般和谐相处。这里的“定应”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愿望,而“湖上作鸳鸯”则是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苏小生前的描绘和逝后的追念,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对逝者的无限怀念。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其一

自识閒中趣,常嫌闹处行。

湖山真富贵,花鸟小声名。

有客金兰好,贻诗徵角鸣。

相期耐霜露,斯事岂凡情。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二传经轩

香炷对清晨,微言得问津。

所师非传癖,手泽仰如新。

(0)

次韵姜邦桀见访留赠三诗·其二

绕林游遍更沿陂,薄暑车行不下帷。

最喜竹君相伴久,见渠生子子生儿。

(0)

戏成白发二首·其二

朝朝摘白发,新生亦非黑。

纵使白不生,秃翁还讳得。

(0)

戏仿韩致光体

意懒风前侧帽檐,落梅红在麦修纤。

归家说尽单行处,可奈温香翡翠奁。

(0)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其二

虽嫌绿叶与青枝,入格依前自欠诗。

几向斜阳溪畔见,犹将桃杏误猜疑。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