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酒出人争沽,不到倾囊不倒壶。
长日昏酣遗世事,一生流浪岂良图。
客筵数酌无多献,社酒三巡不用扶。
安得似君皆半醉,柳边篁下乐相呼。
江门酒出人争沽,不到倾囊不倒壶。
长日昏酣遗世事,一生流浪岂良图。
客筵数酌无多献,社酒三巡不用扶。
安得似君皆半醉,柳边篁下乐相呼。
这首明代诗人区越的《半醉》,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酒中之乐与人生哲思。诗中通过“江门酒出人争沽”开篇,点明了酒的诱惑力,人们争相购买,表现出对美酒的渴望。接着,“不到倾囊不倒壶”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享受美酒时的豪放与不计后果的态度。
“长日昏酣遗世事,一生流浪岂良图”,诗人借酒抒怀,感叹于日复一日的沉醉之中忘却尘世烦恼,但又反思这样的生活是否为人生真正的追求。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和对现实的反思。
“客筵数酌无多献,社酒三巡不用扶”,描述了聚会饮酒的情景,无论是正式的宴席还是民间的社酒,人们都能在几轮酒后达到畅饮的状态,无需他人搀扶,展现出酒后的欢愉与自在。
最后,“安得似君皆半醉,柳边篁下乐相呼”,表达了诗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像自己一样,在自然美景中微醺,与朋友共享欢乐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引发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
拗叟性拗好必天,天可必乎恐未然;
若道天终不可必,何以今年异去年。
去年争构连云宅,去年争置膏腴田;
去年二八娉婷女,明珠争买不论钱。
得陇望蜀意未足,营谋最巧祸最先;
良田广宅皆易主,娉婷伴宿阿谁边!
狐死兔悲亦何益,后视今犹今视前;
此翁留得记性在,虽无急性总无偏。
转祸为福固有道,惟应刻刻念好还;
人敢欺天天必怒,人解畏天天自怜。
听我长歌泄天秘,莫笑拗叟拗而颠!
吾儿学种松,不取长大干;
植之以盆缶,列之于几案。
手拟才如指,尺量尚歉半;
只此眇小姿,堪作希奇玩。
枝低不畏风,本固不忧旱;
触目翠且苍,会心幽而粲。
昨见移松者,百夫挥雨汗;
高株培厚土,朝夕勤溉灌。
惟恐根柢枯,况望凌霄汉;
用意殊勿忙,安在游泮奂。
儿趣较为优,老夫自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