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邻儿女闹喧哗,故事犹将守岁誇。
八口艰难欣有母,一身奔走苦无家。
颓唐仆婢惊弓鸟,荏苒光阴赴壑蛇。
蜡烛也知家国恨,替人垂泪不开花。
隔邻儿女闹喧哗,故事犹将守岁誇。
八口艰难欣有母,一身奔走苦无家。
颓唐仆婢惊弓鸟,荏苒光阴赴壑蛇。
蜡烛也知家国恨,替人垂泪不开花。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除夕(其四)》由陈肇兴所作,描绘了除夕夜家庭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隔邻儿女闹喧哗”展现了邻居孩子们热闹欢庆的气氛,与诗人家庭的寂静形成对比。"故事犹将守岁誇"暗示着守岁的传统习俗,以及对过去一年的回忆。
接下来,“八口艰难欣有母”表达了诗人家庭虽然生活艰辛,但因为有母亲在,仍感到一丝欣慰。然而,“一身奔走苦无家”则揭示了诗人的漂泊无依,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颓唐仆婢惊弓鸟”运用比喻,形容家中仆人因生活的困苦而惊恐不安,如同受惊的鸟儿。“荏苒光阴赴壑蛇”形象地写出时光流逝之快,如同蛇蜿蜒滑过山谷,让人感叹岁月无情。
最后两句“蜡烛也知家国恨,替人垂泪不开花”,以蜡烛自比,它似乎感知到诗人的家国之痛,默默燃烧却无法照亮现实,只能代替人垂泪,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除夕之夜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感慨,既有家庭的温情,又有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