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内家妆.忆梅》
《内家妆.忆梅》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倩魂低颤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

正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

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

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

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

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

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

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

(0)
鉴赏

这首《内家妆·忆梅》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梅的意象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倩魂低颤水”形象地写出梅花如倩影般在寒水中摇曳,带有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意境。接下来,“阑干影、惊被冻云封”则描绘了梅影在寒冷冬夜中被云雾遮掩的景象,更显其孤独与清冷。

“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湘妃的秀美背影和海仙的轻盈尾羽,展现出梅花的淡雅与娇媚。词人通过“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以及独自品酌的寂寥。

“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借竹、月、苔和病鹤的形象抒发了深深的哀愁。下片“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描绘了词人在湖边长路的徘徊,以及听到号角声时的哀怨,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回忆起往昔与梅花相伴的时光,如今只能独自倚杖,倍增凄凉。“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描绘了傍晚时分,窗外翠袖女子的身影渐行渐远,江上的青峰则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思念。

最后,“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表达了即使有才情如何郎,词人也因离别后的失落而提不起写作的兴致,流露出深深的哀婉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自身的孤寂落寞。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读太白集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笔阵扫强敌,诗情快涌泉。

一朝见贺监,荐鹗君王前。

金马得供奉,酒徒同醉眠。

从驾方连召,扶头得十篇。

奴视高力士,风期鲁仲连。

青蝇工点玉,锦袍棹回船。

自谓天地臣,浪称平地仙。

志大虽难掩,身危幸保全。

江陵欲难作,彭泽见几先。

仍喜宫词句,浑如讽谏篇。

至今读青史,终始无间然。

(0)

家有含笑花开因成三首·其二

正色巧遮藏,天香清可带。

若为忍一噱,耻效嬛薄态。

奴红春事退,绝意矜粉黛。

质素本任真,藻棁鄙居蔡。

(0)

扇子诗·其二

月树吾人倾盖,风蝉老子闻韶。

唤起江湖春梦,几番鼓角秋潮。

(0)

扇子诗·其十九

负笈无他奇货,笔端有力躬耕。

僰道颇思山谷,兰陵一变荀卿。

(0)

题薛公肃问梅图

湖风吹衣筇九节,瘦如梅花骨欲折。

诗魂别后谁与招,独立西湖树边月。

(0)

扇子诗·其十三

世态一日添一病,好书百过消百忧。

羲皇已上自可乐,季孟之间何足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