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魂低颤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
正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
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
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
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
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
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
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
倩魂低颤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
正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
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
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
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
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
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
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
这首《内家妆·忆梅》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梅的意象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倩魂低颤水”形象地写出梅花如倩影般在寒水中摇曳,带有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意境。接下来,“阑干影、惊被冻云封”则描绘了梅影在寒冷冬夜中被云雾遮掩的景象,更显其孤独与清冷。
“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湘妃的秀美背影和海仙的轻盈尾羽,展现出梅花的淡雅与娇媚。词人通过“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以及独自品酌的寂寥。
“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借竹、月、苔和病鹤的形象抒发了深深的哀愁。下片“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描绘了词人在湖边长路的徘徊,以及听到号角声时的哀怨,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回忆起往昔与梅花相伴的时光,如今只能独自倚杖,倍增凄凉。“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描绘了傍晚时分,窗外翠袖女子的身影渐行渐远,江上的青峰则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思念。
最后,“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表达了即使有才情如何郎,词人也因离别后的失落而提不起写作的兴致,流露出深深的哀婉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自身的孤寂落寞。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笔阵扫强敌,诗情快涌泉。
一朝见贺监,荐鹗君王前。
金马得供奉,酒徒同醉眠。
从驾方连召,扶头得十篇。
奴视高力士,风期鲁仲连。
青蝇工点玉,锦袍棹回船。
自谓天地臣,浪称平地仙。
志大虽难掩,身危幸保全。
江陵欲难作,彭泽见几先。
仍喜宫词句,浑如讽谏篇。
至今读青史,终始无间然。
湖风吹衣筇九节,瘦如梅花骨欲折。
诗魂别后谁与招,独立西湖树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