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芦无主鲁公池,断甓难寻武惠祠。
功德无凭凭富贵,山中处处有园基。
丛芦无主鲁公池,断甓难寻武惠祠。
功德无凭凭富贵,山中处处有园基。
这首诗描绘了两处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丛芦无主鲁公池",写的是鲁公池边的芦苇丛生,无人照管,暗示着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断甓难寻武惠祠",则描述了武惠祠的残破,连破碎的砖瓦都难以寻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衰败的感慨。
诗人通过"功德无凭凭富贵"一句,揭示出这些遗迹的兴衰与功名富贵之间的联系,暗示了历史人物的荣华不再,只剩下空荡荡的园基和自然的生长。"山中处处有园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沧桑变化,无论何处,昔日的权贵园林如今都只能在山野间默默见证岁月的流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金陵(南京)历史遗迹的变迁,以及对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深沉思考。张之洞作为晚清官员,他的诗作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朝经水沙连,暮宿大坪顶。
石级高百盘,槎枒争一梃。
直上如云梯,连步防躐等。
中绝旁忽通,俨若汲引绠。
前登膝齐腰,后顾形随影。
绝顶忽开张,桑麻近千顷。
耕凿数百家,茅舍亦修整。
有如桃花源,鸡犬得仙境;
又若榴花洞,烟霞饶佳景。
大石立其前,势如猛虎猛。
修篁四森布,巨可任舴艋。
峨峨高半天,岭上叠诸岭。
居人扳木末,云际摘山茗。
复闻大顶峰,中有蛟龙井。
其上多白云,其下产莼莛。
路绝不可攀,怅望徒引领。
何当结茅屋,长此事幽屏。
闭户有名山,愿言养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