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古风

响山临响潭,曾识太白来。

我欲游其间,却愧非仙才。

况乃博微官,终年走尘埃。

幸兹九日至,获与群彦陪。

高秋惨云物,薄日翳复开。

驻马青松阴,披衿上崔嵬。

前睨孤城低,下瞰清溪回。

诸峰送远色,揽结何雄哉。

野菊半含英,浊醪初发醅。

且尽一笑欢,良会不易谐。

溪山宛如昨,斯人化飞灰。

想见登临时,逸气横九垓。

宁知千载后,我辈兹徘徊。

呼之傥可作,相共挥予杯。

凄其暮色合,飒飒疾雨催。

扶携下登舟,水行沿湾隈。

仰看千仞壁,浩歌散馀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响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响山”、“响潭”起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仿佛太白(李白)也曾在此留下足迹。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游历此地的愿望,但又自谦非仙才,暗示了对现实官场生活的厌倦。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秋日的景色,云物惨淡,薄日照耀,松阴之下,他披襟而立,登上山巅。俯瞰孤城与清溪,远眺群峰,野菊与浊酒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借此抒发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感叹这样的良会不易得。

最后,诗人回忆起这次登山的经历,感慨斯人已逝,而山川依旧。他想象着如果能再次见到先贤,定会共享美酒,释放心中的哀愁。傍晚时分,凄风苦雨催促着他们下山,乘舟归去,仰望千仞壁,浩歌以散余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偶怀吴明卿

对酒歌天末,潸然记逐臣。

泥涂名总大,海岳意谁伸。

自汝愁怀璧,何人不贵珉。

豫章春水地,处处好垂纶。

(0)

答于鳞·其一

向来怜影意,岂谓欲腾骧。

吾党无中驷,君才老太行。

别筵人又改,借箸策谁长。

莫作悬车问,浮沉总不妨。

(0)

初夏游张氏山亭·其二

丛林鸟雀傲,委巷渔樵通。

回看一卷石,坐失千华嵩。

藤萝行秋色,桧柏宿天风。

投足岂在广,会心浩无穷。

(0)

哭梁公实·其六

脩文应不薄,汝厌世途游。

白马巨卿在,青萍季子酬。

人间总长夜,岭表忽先秋。

任识忘情语,纵横泪未收。

(0)

简茂秦

旷荡长安陌,飘然一老翁。

壮怀千古在,衰态众人同。

衣食心难尽,干戈计未工。

回车竟何适,勿哭世途穷。

(0)

除夕·其一

忆昨江城暮,椒花耐晏眠。

异乡春较缓,佳节意翻怜。

馀食趋童稚,深杯拨岁年。

坐来残漏紧,骑马问朝天。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