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促织。声近银床转急。熏残百合衣香。
消尽兰膏夜长。长夜。长夜。露冷芙蓉花谢。
促织。促织。声近银床转急。熏残百合衣香。
消尽兰膏夜长。长夜。长夜。露冷芙蓉花谢。
这首明代杨慎的《转应曲·其三》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促织"是古代对蟋蟀的别称,诗人以促织的叫声起笔,仿佛听见它在银色的床边急促地鸣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夜晚氛围。"熏残百合衣香"暗示着女子曾在此处度过一段香气四溢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只剩下残余的百合气息,透出淡淡的哀愁。"消尽兰膏夜长"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连照明的蜡烛(兰膏)也已燃尽,增添了无尽的寂寥。
"长夜。长夜。"诗人反复强调,表达了对漫漫长夜的无奈和期待黎明的渴望。最后,"露冷芙蓉花谢"以自然景象作结,寒露打湿了芙蓉花,花瓣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五里到岭脚,十里才岭腰。
三百六十盘,盘盘上青霄。
危峰插高空,细栈缘秋毫。
前趾压后顶,首下尻乃高。
崖倾碍飞鸟,石滑逢堕樵。
登顿屡旋折,谓已穷山椒。
峰回一仰睇,绝顶仍迢迢。
振步攀其巅,目眩神为摇。
一岭植如盖,众岭罗周遭。
仄阴障义娥,绝径悲猿猱。
不知路何从,但觉呀岩㠂。
密箐丛修修,赪桐间红蕉。
飞流挂木杪,晴日舞素蛟。
茅庵嵌青壁,瞰临万丈坳。
俯窥落深井,结构何由牢。
独立望归云,天风飒飘飖。
冯夷排浪东南流,偃蹇不受神禹囚。
雷车百万坼北走,平吞气欲无徐州。
千里一泻只瞬息,盘涡十丈谁敢投。
颠风横簸浪三尺,篙师欲渡时还休。
清河渡口势颇敛,往来南北通咽喉。
我来又值十月后,清霜已降洪涛收。
官舫推篷望两岸,寒波犹拍长天浮。
微风才觉掠旗脚,高浪已骇冲船头。
龙骧万斛如一叶,欹侧掀舞不自由。
众手捩舵呼邪许,樯乌一转回万牛。
屈伸臂顷已十里,瞥然何止鹰离韝。
桃花想见三月涨,澒洞万顷风烟浮。
回帆脱手傥一失,咫尺便入鲛宫游。
区区忠信宁敢仗,所凭王命轻阳侯。
回头却顾真险绝,微茫淮济非其俦。
九折东泻自太古,荡潏为患从商周。
汉唐而下日聚讼,捍御至竟无良筹。
书生每喜谈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谋。
世间万事须阅历,百不一效空贻羞。
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趋邗沟。
挑镫夜读河渠志,咄哉纸上谈戈矛。
《十一月初一日渡黄河》【清·纪昀】冯夷排浪东南流,偃蹇不受神禹囚。雷车百万坼北走,平吞气欲无徐州。千里一泻只瞬息,盘涡十丈谁敢投。颠风横簸浪三尺,篙师欲渡时还休。清河渡口势颇敛,往来南北通咽喉。我来又值十月后,清霜已降洪涛收。官舫推篷望两岸,寒波犹拍长天浮。微风才觉掠旗脚,高浪已骇冲船头。龙骧万斛如一叶,欹侧掀舞不自由。众手捩舵呼邪许,樯乌一转回万牛。屈伸臂顷已十里,瞥然何止鹰离韝。桃花想见三月涨,澒洞万顷风烟浮。回帆脱手傥一失,咫尺便入鲛宫游。区区忠信宁敢仗,所凭王命轻阳侯。回头却顾真险绝,微茫淮济非其俦。九折东泻自太古,荡潏为患从商周。汉唐而下日聚讼,捍御至竟无良筹。书生每喜谈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谋。世间万事须阅历,百不一效空贻羞。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趋邗沟。挑镫夜读河渠志,咄哉纸上谈戈矛。
https://shici.929r.com/shici/DWcAUU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