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七级赤旃檀,龙护金函佛骨寒。
问讯道人春到否,瑞香花谢倚栏干。
云烟七级赤旃檀,龙护金函佛骨寒。
问讯道人春到否,瑞香花谢倚栏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行之地的向往与赞美。
"云烟七级赤旃檀,龙护金函佛骨寒。" 这两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座雄伟的佛塔和其中珍贵的佛骨。"云烟七级" 形象地表达了塔高耸入云,层次分明;"赤旃檀" 指的是一种香木,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佛教圣物,暗示这里供奉的是极其珍贵的佛陀遗骨。"龙护金函" 则表达了对佛骨的神圣与保护,龙在中国文化中多象征着力量和吉祥,而金函则显示出对佛骨的尊崇。
"问讯道人春到否,瑞香花谢倚栏干。" 这两句诗转而关注于时间和人物的情感交流。"问讯道人" 表示诗人对寺中修行者的询问与关心;"春到否" 则是在探讨是否已经到了春天,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的关注,也反映出诗人对新生、新希望的期待。"瑞香花谢倚栏干" 描述了一幅花瓣飘落、诗人倚靠在栏杆上的情景,"瑞香花" 可能指的是某种芳香的花朵,而它的凋谢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这也映射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宗教氛围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之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命流逝和时间价值的独特领悟。
寒沼拓庭宇,开轩缅清旷。
桃梅三两珠,花开俨相向。
移根自山中,迁地气能畅。
傥有故土怀,临风或惆怅。
疏篱缀杂花,错彩如绣幛。
閒阶生细草,摇碧若新涨。
昼长静相对,衿抱偶一放。
回首忆江南,风光正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