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顾风雷号令严,舟师一一应韬钤。
居然鞭石桥初合,底事燃犀怪不潜。
日射大荒明组练,烟消长岛晏闾阎。
即今拊髀勤当宁,九牧何人将略兼。
指顾风雷号令严,舟师一一应韬钤。
居然鞭石桥初合,底事燃犀怪不潜。
日射大荒明组练,烟消长岛晏闾阎。
即今拊髀勤当宁,九牧何人将略兼。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的阅兵场景,气势磅礴,充满了军事的威严与壮丽。首句“指顾风雷号令严”,以“指”和“顾”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指挥官的英姿,仿佛能指挥风雷,号令严明。接着“舟师一一应韬钤”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水军士兵们在严格的训练下,对指令迅速而准确的响应,展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居然鞭石桥初合”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鞭石成桥”的典故,象征着军队的行动迅速而高效,如同神力一般,将原本不可能的事变为现实。然而,“底事燃犀怪不潜”一句,却以反问的形式,引入了一丝神秘与未知,暗示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意义或未解之谜。
接下来,“日射大荒明组练,烟消长岛晏闾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和谐的氛围。阳光照耀在广阔的海面上,映照出军队的装备和士兵们的身影,如同织锦般美丽。同时,远处的岛屿在烟雾散去后,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与前文的紧张气氛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最后,“即今拊髀勤当宁,九牧何人将略兼”两句,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思考与期待。在国家安宁之时,抚髀(拍打大腿)表示反思与自省,同时也暗含对有能力统御全国、具备全面军事才能的人才的渴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军队的英勇与智慧,也体现了对国家和平与强盛的深深关切。
大千一尘劫,刀兵动三灾。
修罗抟日月,两间塞风霾。
举目何所见,莫非狼与豺。
生民饱汤火,像教沦灰埃。
世道既交丧,大块何为哉。
非仗威德尊,谁辟乾坤开。
南天埽一隅,清光濯人怀。
虽见旧时月,风波尚喧豗。
诸公赖经世,好为苍黎哀。
我将从此去,杖锡寻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