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萧萧万籁平,江亭忽听怒涛鸣。
乍疑檐角风敲玉,顿觉丛中浪拍城。
岛屿波洄凭竹报,筼筜声寂待潮生。
远臣仰沐澄清久,跨海鲸鲵静不惊。
疏影萧萧万籁平,江亭忽听怒涛鸣。
乍疑檐角风敲玉,顿觉丛中浪拍城。
岛屿波洄凭竹报,筼筜声寂待潮生。
远臣仰沐澄清久,跨海鲸鲵静不惊。
这首《斐亭听涛》由清代诗人陆广霖所作,描绘了在江边亭子中聆听涛声的独特体验。诗中的“疏影萧萧万籁平”一句,以疏落的光影和寂静的环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江亭忽听怒涛鸣”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远处江面的壮丽景象,涛声如雷,震撼人心。
“乍疑檐角风敲玉,顿觉丛中浪拍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风吹檐角的声音比作玉器的敲击,将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比作拍打城墙,形象地展现了涛声的美妙与力量。接下来,“岛屿波洄凭竹报,筼筜声寂待潮生”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浪与岛屿之间的互动,以及竹林在潮水到来前的静默等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最后,“远臣仰沐澄清久,跨海鲸鲵静不惊”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海域长久以来保持清澈、和谐状态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这片海域的广阔与深邃,即使是巨大的鲸鱼也能在此平静共存,不受打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爷看千丈岩前瀑,顶雪遥应瀑雪同。
石虎溪边倾石耳,要听铁锡响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