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剥风枝恨,若为开我颜。
索居诗社废,多病酒杯悭。
本自便三径,何曾梦九关。
临溪问鱼乐,知我是青山。
恻剥风枝恨,若为开我颜。
索居诗社废,多病酒杯悭。
本自便三径,何曾梦九关。
临溪问鱼乐,知我是青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与超脱。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恻剥风枝恨"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情绪基调——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这份忧伤并非来自世俗的纠葛,而是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所引发的情感波动。"若为开我颜"则暗示,这种忧伤也许能使诗人内心得到净化和启迪。
接着,"索居诗社废,多病酒杯悭"一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孤寂与不尽如人意。"索居"指的是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居住,而"诗社废"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去文学活动的怀念,但现在却只能是记忆中的回声。"多病酒杯悭"则表明,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虽然有疾病缠身,但仍旧不能戒掉对美酒的渴望,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无奈。
"本自便三径,何曾梦九关"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自便三径"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心态,而"何曾梦九关"则是说诗人从未有过功名利禄的野心,这里的"九关"通常指的是高官厚禄。
最后,"临溪问鱼乐,知我是青山"一句,是对全诗情感和意境的总结。诗人在溪边询问鱼儿,其实是在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而"知我是青山"则是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表达,显示出诗人的精神境界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者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北阙重旌表,西斋盛讨论。
高阳旬爽里,通德郑玄门。
选胜开松院,凭幽敞竹轩。
灵泉飞洞壑,花树蔽郊原。
露滴栖松鹤,风传隔岭猿。
庭兰香醉步,山月冷吟魂。
客爱清尘虑,僧怜避俗喧。
几时清赏玩,啸咏与琴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