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萍乡》
《过萍乡》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悠悠休问渡江萍,山人毛人丹已成。

路入潇湘向西去,暮云寒日下孤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píngxiāng
sòng / ruǎnyuè

yōuyōuxiūwènjiāngpíngshānrénmáoréndānchéng

xiāoxiāngxiàng西yúnhánxiàchéng

注释
渡江萍: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山人毛人丹:可能指修炼得道之人所炼制的丹药或隐喻某种修为。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一带,这里泛指山水幽深之地。
暮云:傍晚的云彩。
孤城:孤立的城池,可能象征着孤独或寂寥。
翻译
不必再问那漂泊江湖的人,他已经修炼成了山人毛人丹。
他的道路深入潇湘之地,向西而去,傍晚时分,寒云低垂,夕阳照在孤独的城池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秋天渡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开篇“悠悠休问渡江萍”,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基调,"悠悠"二字传递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而“渡江萍”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接下来的“山人毛人丹已成”,通过对“丹”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里的“山人”和“毛人”都是隐喻,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俗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路入潇湘向西去”,则描绘了一种行走中的场景,"潇湘"作为古代地名,不仅指示了方向,也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向西去"四字,则象征着诗人心中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追求。

末句“暮云寒日下孤城”,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暮云”、“寒日”共同营造了一种秋意浓重的氛围,而“下孤城”则增添了几分寂寞和沉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评何斌遣郭平打探鹿耳门至赤崁城水道

非关沧海变,多是地脉灵。

若不假诸辈,何由入典型。

(0)

为尹拜石题芦塘舣棹图·其一

湖风淅淅水平堤,绿偃菰芦一剪齐。

泊宅村边消受煞,瓜皮艇子蒻篷低。

(0)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其三

观香妹子波微步,写韵仙人体迅飞。

要是洛灵诸眷属,丹枫江上采珠归。

(0)

感兴·其四

蜩以五月鸣,槿以一朝繁。

蜩鸣尚阅序,槿繁不及昏。

饱露外何求,美荫周林园。

所志在廉让,清响时一喧。

嗟彼卉木荣,依托惟篱樊。

萎华萧艾丛,浮艳谁与扪。

下士学齐物,齐末遗本根。

即目了可鉴,斯义匪躗言。

(0)

正月十八日邀那西林兰泰余退如任伯卿李蘧庵本楠王亮斋王曲台执礼集澹怀轩即事·其二

飘忽扶桑万里风,一时豪致羡群公。

藕丝孔亦安身得,等入由旬计算中。

(0)

女戎图·其三

军书三万替爷名,陇首秋云识此情。

能辨雌雄谁具眼,断章还取木兰行。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