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微红是晓霞。残星几点挂檐牙。
披衣敲火自煎茶。
先感秋凉惟簟竹,最知曙色是窗纱。
啼声未倦烟林鸦。
天际微红是晓霞。残星几点挂檐牙。
披衣敲火自煎茶。
先感秋凉惟簟竹,最知曙色是窗纱。
啼声未倦烟林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画面。"天际微红是晓霞",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东方破晓时分,淡淡的朝霞映照天边的景象,透出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氛围。"残星几点挂檐牙"则进一步刻画了夜色尚未完全消退,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屋檐之上,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寂寥。
"披衣敲火自煎茶",诗人通过动作描写,展现出自己在黎明时分起身,亲手煮茶的情景,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清晨时光的珍视。"先感秋凉惟簟竹",感受到的秋意透过竹席传递,暗示季节更迭,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最知曙色是窗纱",诗人认为最能感知到曙光来临的是透过窗纱的光线,这句既描绘了光线的柔和,又传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的心情。最后,"啼声未倦烟林鸦"以鸦鸟的啼叫作为尾声,增添了生动的野外气息,也暗示了夜晚的结束和白昼的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浣溪沙·其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雅士在平凡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日常生活的独特感悟。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
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
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鉴湖水阔吞平野,酒船直到亭阶下。
荷华晓日照尊罍,杨柳春风拂檐瓦。
寄言逸兴沧洲客,天与斯亭共行乐。
醉倚阑干撼不醒,梦中细听钧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