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深沉试一过,俗氛原不到岩阿。
亭亭老桧乘云气,孑孑危峰罥薜萝。
烟锁空林人迹绝,香浮宝地梵音多。
从今愿学无生法,攘攘尘埃奈我何。
灵境深沉试一过,俗氛原不到岩阿。
亭亭老桧乘云气,孑孑危峰罥薜萝。
烟锁空林人迹绝,香浮宝地梵音多。
从今愿学无生法,攘攘尘埃奈我何。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佛寺的游览体验,通过对灵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的氛围。首句“灵境深沉试一过”,以“灵境”二字点出寺庙的神秘与神圣,暗示了作者对这一处静谧之地的探索与向往。接着,“俗氛原不到岩阿”一句,直接表达了寺庙远离世俗尘嚣的特点,岩阿即指山岩深处,强调了此处的清净与超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亭亭老桧乘云气,孑孑危峰罥薜萝”中,“亭亭”形容老桧树高耸挺拔,与云气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孑孑危峰”则描绘了险峻的山峰上,藤蔓缠绕的情景,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喻了佛法的坚韧与不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元素,强化了寺庙的宗教氛围。
“烟锁空林人迹绝,香浮宝地梵音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烟锁空林,形象地表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幽静,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人迹绝,更加强调了这里的清静与隔离。而“香浮宝地梵音多”则通过香气和梵音的描述,展现了寺庙的神圣与庄严,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从今愿学无生法,攘攘尘埃奈我何”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恼的无奈与解脱的愿望。通过这次游览,作者不仅体验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指引,希望从此能够学习佛法,摆脱世俗的困扰,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韶景临上春,年华属元巳。
晋禊首洛滨,郑风咏溱洧。
涣川盈蕙兰,芳蹊荫桃李。宛宛流文莺,班班?泽雉。
园翘丰绿荑,水叶牵玄沚。
百琲佳丽人,千金游冶子。
飞盖杂英前,行筵芳树底。
广幕耀周缇,袨服矜齐紫。
野隰被华丹,林籁和宫徵。
徙倚非送归,踌躇因望美。
陌上君马饥,闺中妾蚕起。
晴丝飏鸣鞘,香尘翼还轨。
冲虚情巳遗,沉痾酒仍止。
请从张茂先,清言洞名理。
征马矫西首,离琴扬南音。
懿亲将远别,置酒坐华林。
中量岂独浅,强饮不尽斟。
分手即岐路,千里在寸阴。
习习东来风,飘飘游子心。
山川脩且阔,羁思壮难任。
驰情天一涯,结梦江之浔。
要我清商节,聆子吹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