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笠频相访,儒衣忽自谋。
十年劳火宅,一日脱书囚。
客舍黄金散,邻僧白骨收。
生刍何处奠,孤寺乱山秋。
禅笠频相访,儒衣忽自谋。
十年劳火宅,一日脱书囚。
客舍黄金散,邻僧白骨收。
生刍何处奠,孤寺乱山秋。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悼念友人陈景章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陈景章从繁忙的学术生活("十年劳火宅",比喻长期苦读如在火宅之中)中解脱出来的感慨,以及对其突然离世的悲痛。"儒衣忽自谋"暗示了陈景章可能已经放下书本,但没想到却在"一日"之间离开人世。诗人回忆与陈景章交往的点滴,感叹他的财物已散去("客舍黄金散"),而僧侣们只能以白骨(死亡)来为他收殓。最后,诗人想象在孤寂的寺庙和秋日的乱山之中,无人祭奠陈景章,表达出深深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水宿风餐甚劳苦,勉旃吾子富春秋。
我愧疲民欲归去,麦田春雨把锄头。
文章瑞世惊人,学行刳心润身。
沅江求九肋鳖,荆州见一角麟。
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
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
莲花生淤泥,可见嗔喜性。
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