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宋史》
《读宋史》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则平辅艺祖,创业定九州。

阖户读论语,临政决如流。

惟是持纲要,不以枝叶求。

厅中置大瓮,簿书一以投。

满即焚通衢,无稽时为休。

后来孰称贤,太初平阳俦。

水旱常入告,几先见事周。然於陈利■,报罢多无留。

二公岂拒言,恶人攻已尤。

仗马喻百官,千载徒贻羞。

伊尹志有无,毫釐千里殊。

君相更异势,达聪迩言收。

用中有权衡,槩绝非良谋。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宋史中两位重要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他们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原则。诗中赞扬了这两位官员在处理政务时的高效与公正,以及他们对政策制定的严谨态度。

首先提到的是“则平辅艺祖,创业定九州”,这两位官员在开国之初就辅佐君主,奠定了国家的基础,稳定了九洲大地。接着,“阖户读论语,临政决如流”描绘了他们深入研读儒家经典,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政治决策紧密结合,处理政务时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惟是持纲要,不以枝叶求”强调了他们注重把握政策的核心要点,而非被琐碎细节所束缚。这种宏观视角使得他们在决策时能够高瞻远瞩,避免陷入繁杂事务的泥潭。

“厅中置大瓮,簿书一以投”描述了他们创新地使用大瓮来收集和处理文件,简化了行政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满即焚通衢,无稽时为休”体现了他们对信息的严格筛选,对于不可靠或无根据的信息果断排除,确保决策的准确性。

“后来孰称贤,太初平阳俦”表达了对这两位官员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才能堪比历史上的贤臣。他们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以及对经济政策的精准判断,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洞察力。

“然於陈利■,报罢多无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在财政管理上的节俭与效率,对于不必要的开支坚决削减,体现了勤俭治国的理念。

“二公岂拒言,恶人攻已尤”表明他们对待谏言的态度开放,但对于恶意攻击则保持警惕,维护了政治环境的正直与公平。

“仗马喻百官,千载徒贻羞”通过比喻,指出官员们应当效仿这两位贤臣的榜样,避免因贪图安逸而使国家蒙受耻辱。

最后,“伊尹志有无,毫釐千里殊”引用伊尹的故事,强调了细微之处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小的决策也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君相更异势,达聪迩言收”指出君主与宰相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以实现更好的决策。

“用中有权衡,槩绝非良谋”总结了治理国家时应具备的平衡与决断能力,既要灵活运用策略,又要避免草率行事,确保每一步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良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代官员在政治智慧、道德修养、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及对后世治国理政的启示与借鉴。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宫词六首·其六

不识君王宠爱偏,却将浓淡误争妍。

监宫密密来相告,切莫多言在御前。

(0)

独酌

青春为客晚,白日闭门幽。

短榻能供卧,单醪不遣愁。

苔衣新雨净,云叶晚阴稠。

故国苍山外,长歌独倚楼。

(0)

归自灌阳望湘山口占

十日别湘山,见如故人面。

何况石头城,是侬旧乡县。

(0)

丘鸿夫苏时霖杨元达联席同宿广心楼枕上口占

六齿琼头饮百瓯,水楼寒榻话绸缪。

只须棋局销长夜,何用埋忧与寄愁。

(0)

咏怀三十四首·其十一

夸名非已有,祸患在须臾。

生命无延期,昏旦有不虞。

拂衣舍之去,矫步升天衢。

陟降太微堂,上帝授灵符。

六气备朝餐,双虬结飙舆。

消玉馈我浆,凭云搆我庐。

圣贞进杯觞,灵妃奏笙竽。

三光代列炬,四海注一盂。

抗臂抑羲和,六龙且徐徐。

微瞬朝市易,日月曷云除。

名漏泰山录,鬼伯无迫驱。

举手谢世人,安能与尔俱。

(0)

席上闻歌分韵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

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

朱楼在缥缈,空复侧乌纱。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