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影横阶,翠■垂榥,花阑芳径苔肥。
看小庭烟醉,白月澄漪。
帘外将舒玉药,寻萼梦、雪汗凝蕤。
金壶送,回廊静悄,墨洒花筛。微微。
罗衣耐冷,双繶向轻阴,夜渐阑时。
想夕阳初下,云树参差。
又是婵娟千里,长相见、淡景霏霏。
还待去,浓香软叠,绣幕重帏。
帘影横阶,翠■垂榥,花阑芳径苔肥。
看小庭烟醉,白月澄漪。
帘外将舒玉药,寻萼梦、雪汗凝蕤。
金壶送,回廊静悄,墨洒花筛。微微。
罗衣耐冷,双繶向轻阴,夜渐阑时。
想夕阳初下,云树参差。
又是婵娟千里,长相见、淡景霏霏。
还待去,浓香软叠,绣幕重帏。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步月》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庭院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美的意境。
“帘影横阶,翠蔓垂榥,花阑芳径苔肥。”开篇以帘影、翠蔓、花阑、芳径、苔藓等元素构建出一幅清幽的画面,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
“看小庭烟醉,白月澄漪。”通过“烟醉”和“白月澄漪”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纯净的氛围,仿佛月光下的小庭院被一层薄雾笼罩,显得格外宁静与神秘。
“帘外将舒玉药,寻萼梦、雪汗凝蕤。”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帘外的景象比作即将绽放的玉药,同时用“寻萼梦”和“雪汗凝蕤”来描绘花蕾的娇嫩与美丽,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金壶送,回廊静悄,墨洒花筛。”通过“金壶”、“回廊”、“墨洒花筛”等意象,展现了夜晚中庭院的静谧与雅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墨色的笔触在花间轻轻洒落,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
“微微。罗衣耐冷,双繶向轻阴,夜渐阑时。”这一句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夜深人静之时,穿着轻罗衣裳,面对微凉的夜风,独自漫步于轻阴之中的情景,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哀愁。
“想夕阳初下,云树参差。”通过想象夕阳西下时云树交错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短暂与美好。
“又是婵娟千里,长相见、淡景霏霏。”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淡雅的景色中相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远方的思念。
耳熟英声相见晚,解颜一笑尽天真。
有鱼待客不妨醉,无玉藏花初厌贫。
疏竹已留清夜月,好风先断过江尘。
幽居莫薙庭前草,枕葄他时有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