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之以鍊养之说勉德循眷眷之意并见二诗若惧其不我从者以待德循可也他人能无诮乎因次韵奉寄·其二》
《补之以鍊养之说勉德循眷眷之意并见二诗若惧其不我从者以待德循可也他人能无诮乎因次韵奉寄·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不用休粮学隐沦,眼前无事即仙人。

解官终作陶元亮,晦迹聊同郑子真。

交友尽缘酬唱密,关山岂碍往来频。

流行坎止平生志,寿夭还如泥在钧。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其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厚情感。首句“不用休粮学隐沦”表明诗人并不需要通过断食来追求隐居生活,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着“眼前无事即仙人”一句,将平凡的生活视作仙境,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

“解官终作陶元亮,晦迹聊同郑子真”引用了陶渊明和郑子真的典故,前者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后者则是汉代的隐士,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他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交友尽缘酬唱密,关山岂碍往来频”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也能频繁往来,体现了友情的坚固与心灵的相通。同时,“关山”一词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障碍,但诗人并未被这些所阻,展现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流行坎止平生志,寿夭还如泥在钧”总结了诗人的一生志向,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生死,诗人将其比作泥土在钧(古代制陶的工具),寓意生死如同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淡然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和深之饮字

穷阴方欲归,故故作凝凛。

乾坤几日雪,昼作宵还甚。

寒威镇氛沴,和气生丰稔。

君子有酒食,健啖亦豪饮。

齑盐本吾味,笑此已多品。

芬芳臭如兰,烂熳文似锦。

夜阑烛花低,更转鸟声噤。

私饮乐已湛,情话言尤审。

驽才负荷重,终夕无安寝。

楼头钟几声,展转屡攲枕。

(0)

王君贶宣徽挽词三首·其三

从军在河上,仗钺喜公来。

幕府方闲暇,歌钟得纵陪。

它年老宾佐,过国泣楼台。

犹有坟碑在,仍令故客开。

(0)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其二

溪父起收罾下鲤,山翁起卖焙中茶。

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紬放早衙。

(0)

答孔平仲二偈·其二

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

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

(0)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其四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羃䍦。

几度低头疑堕落,青烟已断未消时。

(0)

答见和·其二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

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