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其二》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溪父起收罾下鲤,山翁起卖焙中茶。

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紬放早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苏辙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首句“溪父起收罾下鲤”,描绘了一位溪边的老渔夫清晨起床,开始忙碌于收网捕鱼的情景。这里的“罾”是一种用网捕鱼的工具,“下鲤”则暗示了鱼儿在水中悠游自在的状态,同时也预示着渔夫即将收获满满。这一句通过“起”、“收”、“下”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劳动者的勤劳与对自然的顺应。

次句“山翁起卖焙中茶”,则转向了山间的一位老茶农,他从睡梦中醒来,准备将烘焙好的茶叶拿到市场上出售。这里的“焙”指的是烘焙茶叶的过程,而“卖”则体现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以及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获取生活所需的方式。这一句同样运用了“起”这一动词,与前一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乡村早晨景象。

后两句“长官亦与人俱起,笑拥黄紬放早衙”,视角转向了地方官员。在忙碌的乡村生活中,即使是官员也需早起处理政务。这里的“长官”指的是地方行政长官,“俱起”表明了官员与百姓同起同息,体现了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笑拥黄紬”描绘了官员轻松愉悦地处理公务的场景,“放早衙”则意味着官员们在完成早晨的公务后,可以稍作休息或处理其他事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官员的勤勉,也体现了宋代社会中官民之间较为融洽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以及官民之间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自然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南归已渡江闻万茂先就徵至扬州因买舟还访客舍与郑超宗诸子相聚旬馀茂先赋诗见赠用韵奉答三首·其一

江南理归棹,江北送行舟。

风雨五更梦,烟波两岸求。

装轻移枕席,树曲记城楼。

相见一垂泪,非关弹蒯缑。

(0)

过玄穆衲子方丈

野云横锡遍,还定玉山隅。

鹫影落敷坐,龙光生念珠。

藓披松十径,香引竹间厨。

今日攒眉令,应无世法拘。

(0)

伏日同诸同年送客观鱼池·其一

劳劳送客黯伤神,此日观鱼□兴新。

得食呼群还类我,翻身入藻似惊人。

亭虚但觉商飙动,饮剧方知酒性醇。

无奈晚云□急雨,登车□里透重茵。

(0)

花朝席上即事

虚窗午坐邀谈麈,小阁书函数帙尘。

如梦野人溪鹿失,远怀幽客海鸥驯。

锄烟垄外村炊析,襭藻池边社酌新。

疏雨绿阴垂柳岸,怆神先度一分春。

(0)

中秋后一夕溪上对月

素魄哉生黯佩缑,迟回银汉夜深愁。

孤砧远戍烦霜杵,长笛谁家听海楼。

清霭眺残珠树杳,碧云思断桂花秋。

溪光临影牵乌鹊,葛屦凉侵露未收。

(0)

雨后喜苏谢二子载酒过酌池上

一春风色黯,花月兴全孤。

何处巢云侣,搴芳来玉壶。

清言狎奇石,小摘出新蒲。

愁事为君迸,淹留逮夕乌。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