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千层合,飞泉百丈开。
秋凝寒雪下,雨驾白虹来。
洞底花成药,潭中石化苔。
若寻华顶胜,咫尺是蓬莱。
积翠千层合,飞泉百丈开。
秋凝寒雪下,雨驾白虹来。
洞底花成药,潭中石化苔。
若寻华顶胜,咫尺是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积翠千层合”,以“积翠”形容山色之浓绿,用“千层合”展现山峦叠嶂的壮观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飞泉百丈开”一句,通过“飞泉”和“百丈”这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的雄伟气势。
“秋凝寒雪下,雨驾白虹来”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秋天的霜雪和雨水比作“凝”和“驾”,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象,同时“白虹”一词又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仿佛在空中架起了一道彩虹。
“洞底花成药,潭中石化苔”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的描述,洞穴深处生长着具有药效的花朵,潭水中的石头长满了苔藓,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天台山的神秘与灵性。
最后,“若寻华顶胜,咫尺是蓬莱”表达了对天台山最高峰华顶的向往,同时也巧妙地将蓬莱仙岛这一传说中的仙境与现实中的天台山相联系,暗示了此处可能隐藏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出天台山既壮丽又神秘的自然景观,激发了读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落帆牛渚前,便为牛渚宿。
波摇残照中,采翠浮岩谷。
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
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
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
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