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
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
林中鸦舅狞,席上蝇虎攫。
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
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
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
新衣尚穿束,旧服变褒博。
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宿州河亭书事》,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在郊亭暂时停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远泛千里舟”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次句“暂向郊亭泊”则透露出旅途中的短暂休息。接下来,诗人通过“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借此抒发情感的惬意。
诗人细致观察到林中的乌鸦和席上的小虫,以“鸦舅狞”和“蝇虎攫”生动描绘了生态环境,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琐碎。雨后草木茂盛,田野间瓜蔓却显得柔弱,对比鲜明,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衰落。
在日常饮食上,诗人提到孩子们喜欢香粳米饭,而家人则更偏爱糙米,体现了家庭生活的简朴。他询问周围的人们近来的生活情况,发现年轻人穿着新衣,而自己则只能随意着装,流露出贫贱之态。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旅途中的点滴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