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牛渚前,便为牛渚宿。
波摇残照中,采翠浮岩谷。
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
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
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
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
落帆牛渚前,便为牛渚宿。
波摇残照中,采翠浮岩谷。
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
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
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
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泊牛渚矶》,描绘了诗人夜晚停船于牛渚矶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落帆牛渚前”写诗人船行至此,放下船帆,准备在此过夜。接着,“便为牛渚宿”表达了对泊船地点的自然接纳和欣赏。
“波摇残照中”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江面上的景象,水面微波荡漾,光影摇曳。“采翠浮岩谷”则通过“采翠”(青翠的山色)和“浮”字,展现出山岩与翠色倒映在水中的动态美,富有画面感。
“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竹林茂密,石头上仿佛覆盖着冰冷如玉的露珠,增添了宁静与清凉的气息。诗人想象这些美景可以制成女娲炼石补天的笙,暗示其高雅与神奇。
“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运用神话典故,表达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认为它足以演奏出凤凰般的乐章。接下来,“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沉醉,他在夜晚无法入眠,唯有倾听这自然的清音以消遣时光。
最后两句“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描绘诗人抬头望向明月,又想起古人点燃犀牛角照明的故事,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未知探索的好奇和对美好夜晚的留恋。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泊牛渚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渚矶的美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仙风道骨,颠倒运乾坤,平分时节。
金木相交坎离位,一粒刀圭凝结。
水虎潜形,火龙伏体,万丈毫光烈。
仙花朵秀,圣男灵女扳折。
霄汉此夜中秋,银蟾离海,浪卷千层雪。
此是天关地轴,谁解推穷圆缺。
片晌功夫,霎时丹聚,到此凭何诀。
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
村中少宾客,柴门多不开。
忽闻车马至,云是故人来。
况值风雨夕,愁心正悠哉。
愿君且同宿,尽此手中杯。
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季子憔悴时,妇见不下机。
买臣负薪日,妻亦弃如遗。
一朝黄金多,佩印衣锦归。
去妻不敢视,妇嫂强依依。
富贵家人重,贫贱妻子欺。
奈何贫富间,可移亲爱志。
遂使中人心,汲汲求富贵。
又令下人力,各竞锥刀利。
随分归舍来,一取妻孥意。
朝游北桥上,晚憩南塘畔。
西日雪全销,东风冰尽泮。
筛筛鱼尾掉,瞥瞥鹅毛换。
泥煖草芽生,沙虚泉脉散。
晴芳冒苔岛,宿润侵蒲岸。
洛下日初长,江南春欲半。
时光共抛掷,人事堪嗟叹。
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