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仍表地,哭弟尚名坊。
孝烈神明感,纲常日月悬。
闾阎安俗朴,城郭乐时康。
书塾尊先辈,河汾未易忘。
掘金仍表地,哭弟尚名坊。
孝烈神明感,纲常日月悬。
闾阎安俗朴,城郭乐时康。
书塾尊先辈,河汾未易忘。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过怀庆(其二)》描绘了对地方风俗和伦理道德的赞美。首句“掘金仍表地”可能暗示着怀庆地区矿产丰富,人们勤劳朴实,通过挖掘黄金象征着物质生活的基础。次句“哭弟尚名坊”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即使在丧事中,对兄弟的哀悼也能彰显出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风气。
“孝烈神明感”进一步强调了孝顺和尊敬长辈的美德,认为这种行为能感动天地间的神明。接下来,“纲常日月悬”则比喻道德规范如同日月般永恒,照亮社会秩序。“闾阎安俗朴”描述了民间百姓的淳朴习俗,生活安宁和谐。
“城郭乐时康”描绘了城市中的繁荣景象,人们在和平时期享受安康。最后一句“书塾尊先辈,河汾未易忘”表达了对教育和尊敬长者的传统价值观的坚守,怀庆之地的文化传承并未因时光流逝而遗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怀庆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道德风尚,展现了元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文化特色。
滟滪三蜀险,吕梁天下壮。
我昔过彭门,舍舟步青嶂。
酾酒神龙祠,凛乎不敢向。
间关一叶下,号呼百人放。
篙师稍失律,身入鱼肠葬。
至今仆夫辈,言之气辄丧。
危哉石梁洪,势与吕梁抗。
一石截中流,两山束惊浪。
雷霆怒轰訇,鱼龙气慄怆。
轻船汎顺风,大舰必秋浪。
我行有期程,稽留速官谤。
惭愧双白鸥,飘然淩滉漾。
玄冬尚闭藏,游子戒远涂。
出门少人迹,霜露沾衣裾。
强颜辞老亲,低首恋蓬庐。
牵舟逆北风,堕指哀仆夫。
十年赋倦游,卜筑沧海隅。
既无官守责,亦作饥寒驱。
宴坐固所怀,复此畏简书。
仰惭随阳雁,俯羡在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