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离黍先亡雅,南楚崇兰又变骚。
上下汉唐观体裁,古今李杜擅雄豪。
青林晓日鸣双鸟,碧海秋风钓六鳌。
白发诗翁会天趣,吴山一笑返渔舠。
东周离黍先亡雅,南楚崇兰又变骚。
上下汉唐观体裁,古今李杜擅雄豪。
青林晓日鸣双鸟,碧海秋风钓六鳌。
白发诗翁会天趣,吴山一笑返渔舠。
这首诗以历史为线,从东周至南楚,再到汉唐,跨越时空,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东周离黍先亡雅,南楚崇兰又变骚",开篇即以典故入诗,巧妙地将历史与文学联系起来,暗示了诗歌的演变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接着,“上下汉唐观体裁,古今李杜擅雄豪”,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格和代表人物,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敬仰之情。这种对比不仅限于时间上的跨度,更在于风格与成就的比较,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多样性的赞赏。
“青林晓日鸣双鸟,碧海秋风钓六鳌”两句,转而描绘自然景象,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感悟。这两句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白发诗翁会天趣,吴山一笑返渔舠”则以老诗人自比,表达了对自然之趣的深切体会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功底,还体现了其对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兼具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买陂塘旋栽杨柳,归农未免多务。
一庭四序饶风景,且说夜来春雨。香湿渚。
爱新树依稀,敷影连三屿。黄鹂不语。
怕曲几圃蒲,坐忘方定,惊破静中趣。
功名事,却笑平生自许。谁调阳律阴吕。
而今且向东君问,旧句岂如新句。开腊醑。
要醉唤石湖,重缉寒梅谱。荣枯自古。
趁九十韶华,六旬余力,终日醉吾圃。
一生白浪红尘,得归才见乾坤阔。
三升无分,如何料理,文园消渴。
衰病禁持,不教杖履,经丘寻壑。
记平生怀抱,曾逢恶处,都不似、今年恶。
见说圭塘如旧,赖山英、好看猿鹤。
梦中斗室,蠹残图史,尘凝铛杓。
蟾桂香多,莫将长笛,等闲吹落。
问嫦娥,我辈何时还又,享清平乐。
先自空疏,几载蹉跎,历绕湖江。
甚如今却遣,官闲责重,茫然自愧,学陋言庞。
鬓雪难消,君恩莫报,五鬼欺陵不可降。
如何奈,强支撑病骨,独伴寒釭。心如孤旆高杠。
但犹想茅斋对石矼。
笑随身惟有,诗囊药里,打门谁送,酒榼羊腔。
梦里笙歌,无名亭上,满眼春风四面窗。
人如玉,看牡丹第一,芍药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