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高压群山小。齐鲁百城青未了。
岂知山更有聪山,暂出雨云周八表。
说山才说聪山好。便觉泰山功烈少。
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
泰山高压群山小。齐鲁百城青未了。
岂知山更有聪山,暂出雨云周八表。
说山才说聪山好。便觉泰山功烈少。
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玉楼春·寿何平章》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图景,以泰山为背景,通过与聪山的对比,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和哲理。首句“泰山高压群山小”形象地刻画了泰山的雄伟壮观,犹如巨人俯瞰群山,显示出其无比的威严。接着,“齐鲁百城青未了”描绘了泰山周围的广阔区域,青翠连绵,生机盎然。
诗人笔锋一转,引入“岂知山更有聪山,暂出雨云周八表”,暗示了还有更深远、神秘的山峰,如聪山,其云雾缭绕,仿佛能覆盖八方天地。这里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未知与探索,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说山才说聪山好,便觉泰山功烈少”进一步强调了聪山的独特魅力,认为它超越了泰山的显赫功绩,给人以更深的启示和感悟。最后两句“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寓意聪山是上天的恩赐,旨在抚慰人间疾苦,而山的永恒与人的青春活力形成对比,寄托了对长寿和永恒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象征人生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买臣负薪行且歌,其妻羞缩悲蹉跎。
季子归佩六相印,骨肉歆羡缘金多。
人生穷达等幻灭,贫贱何忧贵何悦。
争如饥采首阳薇,不慕皋夔希稷契。
贪功徇名世莫嗤,拖金曳紫同儿嬉。
一朝祸至几发冢,却思衣布丹徒时。
丹徒风月依然好,尔自升沈委荒草。
草长木拱荒烟寒,此恨年年向谁道。
凉风策策旁江城,道路犹宽远去程。
秋晚情怀常索莫,夜长更漏转分明。
未偿脐腹三年艾,不负膏油二尺檠。
明日黄花一尊酒,苦思亲旧与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