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蒿里》
《蒿里》全文
元 / 徐世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世传蒿里蹑灵魂,庙宇烧残敝复新。

七十五司阴□□,□千馀里远祠人。

天神志似张华博,地狱图如道子真。

积少成多能事毕,泰山元不厌微尘。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徐世隆的《蒿里》诗,描绘了对阴间世界的想象与描述,充满了神秘与敬畏之感。

“世传蒿里蹑灵魂”,开篇即以“蒿里”这一概念引入,蒿里在古代文献中常指阴间的道路或区域,此处暗示着死者灵魂将要踏上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这句诗通过“世传”的表述,强调了这种观念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和接受度。

“庙宇烧残敝复新”,接着描述了为死者修建的庙宇,即便经过焚烧破坏,也能再次重建,象征着对亡灵的纪念与敬仰永不停息。这里体现了人类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某种寄托。

“七十五司阴□□,□千馀里远祠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阴间世界的复杂结构。七十五司可能是指管理阴间事务的不同部门,而“千里远祠人”则暗示了在遥远的地方也有对亡者的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普遍关注和对亡灵的尊敬。

“天神志似张华博,地狱图如道子真”,这两句将阴间的管理者与古代文人张华和画家吴道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这些人物艺术造诣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暗示了阴间世界在构思与构建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复杂性。

“积少成多能事毕,泰山元不厌微尘”,最后两句总结了整个阴间世界的运作原理——即便是微小的事物,积累起来也能完成大事,就如同泰山不拒绝每一粒尘埃一样。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寓意着无论生命多么渺小,其价值和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人文关怀的阴间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记忆与传承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徐世隆

徐世隆
朝代:元   字:威卿   籍贯:陈州西华   生辰:1206—1285

徐世隆(1206—1285),字威卿,陈州西华人。生于金章宗泰和六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年八十岁。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世隆以新民善俗为务。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九年,乞补外,佩虎符,为东昌路总管。二十二年,安童再入相,奏世隆虽老,尚可用。遣使召之,仍以老病辞,附奏便宜九事。赐田十顷。时年八十,卒。
猜你喜欢

桃源忆故人·其一

双鸳蹙月天津近。归后嫩情常剩。灯市一年愁凝。

心共梅花冷。网尘洞户春沈静。衰尽冶游情性。

羞见素娥娇影。明似愁鸾镜。

(0)

贺新郎·其二

绿障南城树。有高楼衔城,楼下芰荷无数。

客自倚阑鱼亦避,恐是持竿伴侣。

对别浦、扁舟容与。

杨柳影间风不到,倩诗情、飞过鸳鸯浦。

人正在,断肠处。两山带著冥冥雨。

想低帘短额,谁见恨时眉妩。

别为清尊眠锦瑟,怕被歌留愁住。

便欲趁、采莲归去。

前度刘郎虽老矣,奈年来、犹道多情句。

应笑煞,旧鸥鹭。

(0)

试何企笔偶书·其三

不用濡毫滴砚乾,更随曹植作波澜。

碧窗点易真吾事,洞府归来玉露漙。

(0)

再别谯宰

相逢恨不早,相别苦相逼。

相对若无言,相望恐相忆。

夙期夫君深,寤寐先已识。

岁晚飞双凫,此地见颜色。

为我作眼青,窈窕间心臆。

谁言淡如水,有味宁忘得。

尘里讵可堪,高才未宜抑。

平生赵魏优,教育傥其职。

菁菁在中沚,行矣要封植。

扶摇那知程,聊尔六月息。

(0)

贺宋嗣宗除岳阳守五绝·其四

龙虎十年气壮哉,抵排霜雪傲风雷。

湖边老树勤封植,会有仙真邂逅来。

(0)

试何企笔偶书·其一

北窗酣卧日轮高,梦寐平生五柳陶。

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却向一秋毫。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