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其一》
《鹊桥仙·其一》全文
宋 / 杨炎正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思归时节,乍寒天气,总是离人愁绪。

夜来无奈被西风,更吹作、一帘秋雨。

征衫拂泪,阑干倚醉,羞对黄花无语。

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

(0)
注释
乍寒:突然变冷的天气。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西风:秋季的西北风。
阑干:栏杆或窗户。
黄花:指菊花,秋天的象征。
雁来时:大雁南飞的季节,常用来寄托书信。
书成雁去:担心信还没写好,大雁已经飞走,无法传递。
翻译
每当思乡之情涌起,初秋的凉意中,总是充满了离别之苦。
夜晚,无法抵挡西风的侵袭,它吹起了满地的秋雨,更增添了愁绪。
穿着远行的衣服,泪水涟涟,靠着栏杆借酒浇愁,面对默默无言的菊花感到尴尬。
想寄信给远方的人,只有等到大雁南飞的时候,却又担心信还没写完,大雁已经飞走了。
鉴赏

这首诗名为《鹊桥仙》,出自北宋词人杨炎正之手。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词人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寒冷的季节里,天气转凉,更增添了离别时的愁绪。夜晚西风吹拂,不禁化作秋雨,使得心中的不舍和哀愁更加深重。

词中“征衫拂泪”一句,描写了词人在思念家乡之际,泪水涟涟,而不得不用征途所穿的粗布衣衫来擦拭眼泪。"阑干倚醉"则展示了词人饮酒以解愁绪,但又因醉意不减,只得倚靠在栏杆上,心中的哀伤难以排遣。

“羞对黄花无语”一句,是词人面对秋天的菊花,无言以对。这里的黄花,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寄托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末两句“寄书除是雁来时, 又只恐、书成雁去”,则表达了词人希望通过信鸿传递思念,但又担心信件尚未完成,信鸿便已远去,难以将自己的情感传达。

总体而言,这首《鹊桥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朝代:宋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生辰:1145—?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瑞鹤仙·其七饯郎纠曹之岩陵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帆展为翮。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渔矶旧迹。

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还忆。

洛阳年少,风露秋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

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0)

水龙吟.云麓新葺北墅园池

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

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无一日、不春意。

独乐当时高致。醉吟篇、如今还继。

举头见日,葵心倾□,□□归计。

浮碧亭□,泛红波迥,桃源人世。

待天香□□,开时又胜,翠阴青子。

(0)

风入松

断芜幽树际烟平。山外又山青。

天南海北知何极,年年是、匹马孤征。

看尽好花成子,暗惊新笋抽林。岁华情事苦相寻。

弱雪鬓毛侵。十千斗酒悠悠醉,斜河界、白日云心。

孤鹤尽边天阔,清猿咽处山深。

(0)

玉台体·其一

两弯弓月眉端照,一朵松云鬓畔归。

欲默不能言不可,娇心无著凭青衣。

(0)

游临江寺

古寺远尘笼,乘閒访此中。

客心千里静,僧语万缘空。

门暗松溪雾,楼间竹坞风。

吟馀懒复去,山照夕阳红。

(0)

送盖太博通判定州

墨诏殷勤擢俊贤,精求毗佐四方翰。

封疆谨守卢奴塞,旌旆仍亲上将坛。

衰草带霜秋马健,黄云遮日暮城寒。

燕南赵北边之要,旅拒凭君一策安。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