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时节,乍寒天气,总是离人愁绪。
夜来无奈被西风,更吹作、一帘秋雨。
征衫拂泪,阑干倚醉,羞对黄花无语。
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
思归时节,乍寒天气,总是离人愁绪。
夜来无奈被西风,更吹作、一帘秋雨。
征衫拂泪,阑干倚醉,羞对黄花无语。
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
这首诗名为《鹊桥仙》,出自北宋词人杨炎正之手。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词人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寒冷的季节里,天气转凉,更增添了离别时的愁绪。夜晚西风吹拂,不禁化作秋雨,使得心中的不舍和哀愁更加深重。
词中“征衫拂泪”一句,描写了词人在思念家乡之际,泪水涟涟,而不得不用征途所穿的粗布衣衫来擦拭眼泪。"阑干倚醉"则展示了词人饮酒以解愁绪,但又因醉意不减,只得倚靠在栏杆上,心中的哀伤难以排遣。
“羞对黄花无语”一句,是词人面对秋天的菊花,无言以对。这里的黄花,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寄托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末两句“寄书除是雁来时, 又只恐、书成雁去”,则表达了词人希望通过信鸿传递思念,但又担心信件尚未完成,信鸿便已远去,难以将自己的情感传达。
总体而言,这首《鹊桥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帆展为翮。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渔矶旧迹。
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还忆。
洛阳年少,风露秋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
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
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无一日、不春意。
独乐当时高致。醉吟篇、如今还继。
举头见日,葵心倾□,□□归计。
浮碧亭□,泛红波迥,桃源人世。
待天香□□,开时又胜,翠阴青子。
古寺远尘笼,乘閒访此中。
客心千里静,僧语万缘空。
门暗松溪雾,楼间竹坞风。
吟馀懒复去,山照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