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日元宵节物凭,倏临燕九隙驹仍。
水光已泮绿头鸭,楼影犹悬蓝尾灯。
也觉动馀归静好,因知闹不及閒恒。
荒唐那问神仙事,二典三谟信可徵。
排日元宵节物凭,倏临燕九隙驹仍。
水光已泮绿头鸭,楼影犹悬蓝尾灯。
也觉动馀归静好,因知闹不及閒恒。
荒唐那问神仙事,二典三谟信可徵。
这首诗描绘了燕九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自然的变化。首联“排日元宵节物凭,倏临燕九隙驹仍”中,“排日”与“元宵”相呼应,点明了时间与节日,而“倏临燕九”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水光已泮绿头鸭,楼影犹悬蓝尾灯”两句,通过水鸭和灯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节日夜晚的景色,水鸭在水中嬉戏,楼上的灯火依然明亮,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的“也觉动馀归静好,因知闹不及閒恒”表达了诗人对动静、闹与静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在动中有静的美好,也认识到热闹不如宁静的常态。最后,“荒唐那问神仙事,二典三谟信可徵”则以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世间琐事的淡然,认为不必过分追求虚幻的神仙之事,历史典籍中的智慧才是值得信赖的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燕九日的节日景象,还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活状态的独到见解。
新交胜旧交,生别犹死别。
饥魂散欲飞,愁肠郁以结。
去住诚两难,主客新握别。
家山杳何许,千丈高巀嶭。
试登黄甘望,百里见积雪。
我甔无储粟,我箧无重褐。
妻孥幸团栾,忘此饥与渴。
倚君为大厦,顾我颜色悦。
无家未易归,无产难久歇。
乡校著我名,免在编氓列。
麦田望有秋,桑叶行可掇。
贳赀延馀年,空囊谁负窃。
不敢久累君,去去春二月。
为我谢王戴,徽音无断绝。
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
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
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
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
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
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
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
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
凤鸣相应和,龙吟谐律筒。
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
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
此诀留岩石,千古苍苔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