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出长兴郭泛西溪至清果院》
《戊午出长兴郭泛西溪至清果院》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朱藤花堕影,罨画因名溪。

林壑莽参错,鹈鴂挟春啼。

刺船未云久,眼明古招提。

入门赤泥亭,石梁亦可跻。

佛殿制淳古,凌空飞拱枅。

凄其念陈祖,此境尝幽栖。

虾滩弄竿线,龙卧聊蟠泥。

一朝风云会,起舞随荒鸡。

兴王岂细事,荒陵出金犀。

贤愚同一丘,莫厌青鞋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戊午年从长兴县郊外西溪游历至清果院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朱藤花堕影,罨画因名溪”,以鲜艳的朱藤花和如画般的溪流开篇,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林壑莽参错,鹈鴂挟春啼”两句,通过茂密的山林和啼鸣的鹈鴂,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刺船未云久,眼明古招提”描述了诗人乘船游览时偶遇古寺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建筑的惊喜与敬仰。接下来,“入门赤泥亭,石梁亦可跻”则描绘了进入寺庙后的景象,赤泥亭与可攀登的石梁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也体现了古寺的庄严与宏伟。

“佛殿制淳古,凌空飞拱枅”赞美了佛殿的淳朴古风,以及其高耸入云的飞拱柱,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魅力。诗人通过“凄其念陈祖,此境尝幽栖”表达了对前人的怀念与对过去生活的向往,同时“虾滩弄竿线,龙卧聊蟠泥”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渔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朝风云会,起舞随荒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兴王岂细事,荒陵出金犀”则借古喻今,暗示了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之间的联系。“贤愚同一丘,莫厌青鞋胝”则以平和的心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建筑景观,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恭挽恩恤道四川崇庆州牧常老先生·其二

当年昔岭遇艰辛,慷慨捐生有几人。

万古难磨忠义节,一心看得死生真。

西民痛断碑前泪,北阙恩隆陇外身。

最喜凤毛能继美,衣冠接武慰严亲。

(0)

赠中宪大夫四川崇庆州牧常公挽诗·其二

报国空教素志违,酋蛮反覆事全非。

欣看浩气盈诗卷,想见忠肝血染衣。

华表云深归鹤杳,浣花春冷泪鹃稀。

荒山燐火知何处,留取英风壮四围。

(0)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十二和来诗冒暑出都福赵二同年远送至芦沟桥贳酒作别恨未得预也依韵和之聊当与福赵作三人耳

君为起舞我能歌,贳酒旗亭奈别何。

剑阁芦沟两相望,山云草莽水云波。

(0)

三孝廉咏·其二屈常吉

侠气老不除,屈翁称豪放。

吾友继凤毛,风流尤佚宕。

清言相倡酬,赏音过夔旷。

君家名父子,每过神辄王。

赋性不党同,侪辈称直谅。

对此缅三闾,睪然时高望。

(0)

示弟纯

吾弟少年时,吾亲笃爱汝。

一自远别离,共谁团圞语。

(0)

丑奴儿令.吠月坡半林订游

游踪廿五年前到,江也依稀。山也依稀。

少壮沈雄心事违。词人问我重来意,吟也凄迷。

说也凄迷。载得齐梁夕照归。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