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窥窗如昼。孤枕那堪寒透。
辗转倚薰笼,听尽迟迟更漏。眉皱。眉皱。
人共梅花清瘦。
霜月窥窗如昼。孤枕那堪寒透。
辗转倚薰笼,听尽迟迟更漏。眉皱。眉皱。
人共梅花清瘦。
这首《如梦令·冬闺寄月郎》描绘了深冬时节一位女子在闺房中对月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霜月窥窗如昼”以霜月映衬出夜晚的明亮,仿佛白昼一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孤枕那堪寒透”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独处的孤独与寒冷,将读者带入到她内心的深处。
“辗转倚薰笼,听尽迟迟更漏”描述了女子难以入眠的情景,她依靠着温暖的薰笼,听着时间的流逝,更漏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和等待的漫长。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眉皱。眉皱。”通过反复强调“眉皱”,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愁容,她的眉头紧锁,仿佛是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挂念。
最后,“人共梅花清瘦”一句,将女子与梅花并置,不仅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也暗喻了女子如同梅花般清冷、坚韧的品格。梅花的“清瘦”象征着女子的孤独与坚强,同时也寄托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冬夜中的孤独、思念与坚韧,情感真挚,意蕴丰富。
城头月减一分圆,城里人家万炬然。
紫陌群游逢酒住,红裙醉舞向人妍。
且为行乐终今夕,共道重来便隔年。
遥想猖狂夜深处,河沙飞水湿归鞯。
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过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