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创无城郭,崎岖万壑中。
人民移旧县,鸡犬识新丰。
小试牛刀割,长驱虎穴空。
知君意高远,不向眼前慵。
草创无城郭,崎岖万壑中。
人民移旧县,鸡犬识新丰。
小试牛刀割,长驱虎穴空。
知君意高远,不向眼前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深邃的历史画卷。开篇“草创无城郭,崎岖万壑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之地,没有城市与城墙的痕迹,只有蜿蜒曲折的山壑,展现出一种原始与野性的美。接着,“人民移旧县,鸡犬识新丰”两句,通过人民迁移和鸡犬识途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动荡不安,又有秩序重建的迹象。
“小试牛刀割,长驱虎穴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中人物的勇猛与智慧,仿佛在暗示某位英雄或领袖在艰难险阻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不仅敢于挑战强敌,更能在复杂环境中取得胜利,使敌人望风而逃。“知君意高远,不向眼前慵”则是对主人公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表明其志向远大,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困扰,有着超越常人的决心和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变迁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明代时期人们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与未来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
气质纷不齐,四海无似人。
藉令貌相近,气有醇不醇。
善观人品者,仪观与机神。
正邪眸子见,善恶眉间分。
且如若与虎,二人自非伦。
而俱类孔子,俗眼何昏昏。
古人有梦遇,便知为良臣。
又能记眉目,晓然得其真。
此须以神会,难与浅者论。
王生归为我,试语司寇君。
此理充得去,三代同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