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他文不皆奇,独称观瓶居井眉。
酒客法士两小儿,陈遵、张竦何曾知。
主人有酒君独辞,蟹螯何不左手持。
岂复见吾衡气机,遣人追君君绝驰。
尽力去花君自痴,醍醐与酒同一卮,请君更问文殊师。
扬雄他文不皆奇,独称观瓶居井眉。
酒客法士两小儿,陈遵、张竦何曾知。
主人有酒君独辞,蟹螯何不左手持。
岂复见吾衡气机,遣人追君君绝驰。
尽力去花君自痴,醍醐与酒同一卮,请君更问文殊师。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应酬之作。从内容来看,这是一种半真半假的戏谑之语,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轻松和幽默交流。
"扬雄他文不皆奇,独称观瓶居井眉。酒客法士两小儿,陈遵、张竭何曾知。"
这里诗人借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名句“独称观瓶居井眉”,以此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特殊情谊和相互了解。而“酒客法士两小儿”则是指诗中的两位主角——酒客与法士,他们如同孩子般纯真无邪。陈遵、张竭乃是古代隐逸之人,常被用来比喻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主人有酒君独辞,蟹螯何不左手持。岂复见吾衡气机,遣人追君君绝驰。"
诗中“主人有酒君独辞”表明朋友间相聚饮酒之情谊,而“蟹螯何不左手持”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用来形容急切的心态和行为。“岂复见吾衡气机,遣人追君君绝驰”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匆忙离去的惊讶,以及对其追赶的无奈。
"尽力去花君自痴,醍醐与酒同一卮,请君更问文殊师。"
最后,“尽力去花君自痴”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执拗不舍的情怀。“醍醐与酒同一卮”则是用来比喻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而“请君更问文殊师”则是一种幽默的结束,暗示着对朋友智慧的敬仰,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
圣门教人法,进学在致知。
诚正与修齐,治平亦由兹。
谬哉佛与老,要求捷路岐。
面壁只端坐,外此无一为。
明心只自快,与世何所裨。
今慕圣贤学,乃佛老是师。
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
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
或至不家食,与时同阿依。
鸟恋腐鼠味,日暮还高飞。
先生数千言,足洗多士疵。
寄语共学徒,勿谓吾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