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
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
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
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
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
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
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凤栖梧·三首》中的第三首,题为“望长安”。诗人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描绘了京城长安早春时节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排办张灯春事早"形象地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清新,暗示着黎明时分的京城风貌。"金犊车轻玉骢小"通过描绘贵族出行的华丽景象,传达出权贵阶层的生活气息。“拂头杨柳穿驰道”则以春风中的杨柳轻轻拂过道路,增添了春天的柔美与动感。
然而,诗人心中并非只有眼前的美景,他感慨“莼羹鲈鲙非吾好”,表达了对故乡鲈鱼莼菜的思念,以及对远离京都的离愁别绪。“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的歌声中充满了淡淡的乡愁。
最后两句“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直抒胸臆,诗人望着渐落的夕阳,感叹长安的遥不可及,不禁生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寒食清明节,人家拜扫时。
纸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追亲思远,写恨含悲。
不论富贵,大小由之。
唯有林泉衲子,无思无念,无欲无为。
圆蒲静倚,瘦策闲戏。
燕子自长春寂寂,长歌一曲啰啰哩,不是知音说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