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节,人家拜扫时。
纸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追亲思远,写恨含悲。
不论富贵,大小由之。
唯有林泉衲子,无思无念,无欲无为。
圆蒲静倚,瘦策闲戏。
燕子自长春寂寂,长歌一曲啰啰哩,不是知音说向谁。
寒食清明节,人家拜扫时。
纸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追亲思远,写恨含悲。
不论富贵,大小由之。
唯有林泉衲子,无思无念,无欲无为。
圆蒲静倚,瘦策闲戏。
燕子自长春寂寂,长歌一曲啰啰哩,不是知音说向谁。
这首宋朝释绍昙的偈颂,以清明寒食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人们祭扫怀念亲人的场景。"纸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形象地展现了祭扫时的哀思与春日生机中的凄美交融。诗人感慨追思之情,无论贫富贵贱,皆有此情。然而,作为出家人,林泉衲子则超脱尘世,无思无念,无欲无为,生活简静,自在其中。
"圆蒲静倚,瘦策闲戏"描绘了僧人生活的闲适与禅定,而"燕子自长春寂寂,长歌一曲啰啰哩"则以自然界的燕子和歌声反衬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以"不是知音说向谁"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这份情感的人的渴望,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出家的生活态度,展现出对生死离别的深深思考,以及对心灵净化与超然境界的追求。
高木纷万状,皆从毫末来。
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
根本初不同,他时终异材。
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
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
霜雪一朝怒,孰与松柏陪。
青青几千尺,寒峰正崔嵬。
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
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
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
穷年后悔心,何似今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