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多与泮宫邻,回首清游迹已陈。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
郊居多与泮宫邻,回首清游迹已陈。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八月一日访问新学,瞻仰庙像后,与宾客在幽静之地漫步、交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
首句“郊居多与泮宫邻”,点明了地点,即诗人居住在靠近学府的地方,暗示了对学问的亲近和追求。接着,“回首清游迹已陈”则表达了对过往清雅游历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亲自步入学府,瞻仰庙像,随后穿越树林,探访隐士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赞美了古代邹鲁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风范,另一方面则描绘了眼前的江山之美,寓意着新学的兴起和时代的新气象。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发现了真正的乐趣所在,认识到真正的财富在于知识和智慧,而非物质的奢华。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家隙司牝或并雄,斗粟尺布无弟兄。
平生握手欢正洽,逐兔攫金如路逢。
壮哉桃源三义士,异姓纠结成肤功。
三物一盘还一㰱,诅词烈烈蜚英风。
南阳草庐履踏趿,虎牢战气徒匌蓊。
死生成败未足惜,泉台相见无赧容。
恨不停舟夜深过,踣麟反袂悲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