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一日诣新学瞻礼庙像退与客徜徉访寻幽胜所至清谈瀹茗晚至陈氏园亭酌乳泉而归一时清集无愧前人主簿赵元弼乃有厄陈之叹形于篇咏因次其韵兼呈诸友》
《八月一日诣新学瞻礼庙像退与客徜徉访寻幽胜所至清谈瀹茗晚至陈氏园亭酌乳泉而归一时清集无愧前人主簿赵元弼乃有厄陈之叹形于篇咏因次其韵兼呈诸友》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郊居多与泮宫邻,回首清游迹已陈。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八月一日访问新学,瞻仰庙像后,与宾客在幽静之地漫步、交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

首句“郊居多与泮宫邻”,点明了地点,即诗人居住在靠近学府的地方,暗示了对学问的亲近和追求。接着,“回首清游迹已陈”则表达了对过往清雅游历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亲自步入学府,瞻仰庙像,随后穿越树林,探访隐士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赞美了古代邹鲁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风范,另一方面则描绘了眼前的江山之美,寓意着新学的兴起和时代的新气象。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发现了真正的乐趣所在,认识到真正的财富在于知识和智慧,而非物质的奢华。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吴中吟二首·其二

越女进馆娃,楚囚落天涯。

二物不并立,海水漂鸱夷。

湛卢南入郢,神物竟先知。

吴宫八百年,旦夕游鹿麋。缅晤丧亡主,岂尽庸以?。

(0)

送南京冢宰紫岩刘公考绩入京

天曹最绩奏神京,望重三朝属老成。

江上晓云侵旆湿,梅边腊雪照船明。

人传左右虚台席,帝眷尚书识履声。

共喜兹行归鼎轴,致君应见世升平。

(0)

清河道中

年来百事不堪论,独得山游兴尚存。

千里钟声疑有寺,数家烟火自成村。

秋高树有凌霜叶,水落沙仍带雨痕。

最与乡园相似处,几株残柳对柴门。

(0)

叶坊遇雨暂憩驿后小轩拨闷次柏庄壁上韵

古木脩篁护小轩,溪云谷鸟伴閒眠。

烟花冉冉骄阳月,风雨潇潇寒食天。

行役敢辞南又北,憩居真以日为年。

偶逢故旧开官酝,一饮直须吸百川。

(0)

得乡茶有感

摘来采采满筐云,野味全凭水火匀。

千片碎分千里月,一囊收拾一年春。

玉川格局字字古,雀舌名头处处新。

洗手拆封如见面,却惊身是异乡人。

(0)

桃源行

家隙司牝或并雄,斗粟尺布无弟兄。

平生握手欢正洽,逐兔攫金如路逢。

壮哉桃源三义士,异姓纠结成肤功。

三物一盘还一㰱,诅词烈烈蜚英风。

南阳草庐履踏趿,虎牢战气徒匌蓊。

死生成败未足惜,泉台相见无赧容。

恨不停舟夜深过,踣麟反袂悲人穷。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