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倚层楼俯大荒,粤都形胜自金汤。
神州望切丹心炯,化国恩深白日长。
烟火万家周井牧,河山千里汉封疆。
中原岂直秦关险,犹有东南百二强。
共倚层楼俯大荒,粤都形胜自金汤。
神州望切丹心炯,化国恩深白日长。
烟火万家周井牧,河山千里汉封疆。
中原岂直秦关险,犹有东南百二强。
这首诗描绘了站在镇海楼上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共倚层楼俯大荒”,以“共倚”二字营造出一种同观天下的豪情,而“俯大荒”则直接将读者带入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之中。接着,“粤都形胜自金汤”一句,赞美了广州作为战略要地的坚固与重要性,金汤比喻其坚不可摧。
“神州望切丹心炯,化国恩深白日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和对国家深厚恩泽的感激,同时也寄托了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丹心炯”形容诗人赤诚的心灵如同明亮的火焰,永不熄灭;“白日长”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充满希望。
“烟火万家周井牧,河山千里汉封疆”描绘了一幅繁华与安定并存的图景,万家灯火映照着农耕的忙碌,千里江山见证了历史的辉煌。这里巧妙地融入了周朝与汉朝的历史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中原岂直秦关险,犹有东南百二强”以中原的险峻与东南的强盛对比,强调了国家整体的强大与不可动摇。全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情感表达以及历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琯灰应律,验红闺彩线,争指圭景。
履袜家家,顿唤起、白发高堂欢兴。
旧典犹存,公私多暇,腊意催春冷。
消寒图染,瓣朱搁了妆镜。
怜我病里微吟,春来依旧,比创余临阵。
伏枕量签,度漏阁、知几宵情佳胜。
自古阳生,端从子起,到底天堪信。
圜丘旷久,问天莫对还省。
策马寻芳,横剑听歌,云梦情阔。
更番几日阴晴,尽把秾华摧折。
伤心滋味,旧燕一样阑珊,双篷飞点吴霜雪。
浑似竹离披,觉疏狂无节。花发。
沁园春早,红袖青楼,坠钗曾别。
尘网依微,悄掩重门深绝。
玉阑干外,细数袅袅垂杨,愁丝不解千千结。
閒向绿窗前,倚朦胧弦月。
一片流霞,十分春色,芳菲无限娇妍。
最怕花风摧妒,飘碎朱钿。
掩映绿杨影畔,依偎红板桥边。
料刘郎前度,崔护重来,几许留连。
绽枝灼灼,解语依依,东墙窥宋当年。
赢得天台寻梦,玉洞迷仙。
堪念香君溅扇,凭将园客传笺。
看秾华经雨,盈姿浥露,多少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