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流霞,十分春色,芳菲无限娇妍。
最怕花风摧妒,飘碎朱钿。
掩映绿杨影畔,依偎红板桥边。
料刘郎前度,崔护重来,几许留连。
绽枝灼灼,解语依依,东墙窥宋当年。
赢得天台寻梦,玉洞迷仙。
堪念香君溅扇,凭将园客传笺。
看秾华经雨,盈姿浥露,多少缠绵。
一片流霞,十分春色,芳菲无限娇妍。
最怕花风摧妒,飘碎朱钿。
掩映绿杨影畔,依偎红板桥边。
料刘郎前度,崔护重来,几许留连。
绽枝灼灼,解语依依,东墙窥宋当年。
赢得天台寻梦,玉洞迷仙。
堪念香君溅扇,凭将园客传笺。
看秾华经雨,盈姿浥露,多少缠绵。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后春光中的桃花图景,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恽南田所绘桃花的娇艳与韵味。"一片流霞,十分春色",形象地展现了雨后桃花如流霞般绚丽,满眼春意盎然。"芳菲无限娇妍",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娇嫩和美丽。
"最怕花风摧妒,飘碎朱钿",表达了词人对桃花易凋零的忧虑,担心风雨会破坏这美丽的景象。接下来,词人通过"绿杨影畔"和"红板桥边"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暗示着桃花与周围景致的和谐交融。
"刘郎前度,崔护重来",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和崔护的典故,表达词人对桃花的深情厚意,仿佛在期待着再次欣赏这如旧的美景。"绽枝灼灼,解语依依",形容桃花盛开时的鲜艳和含情脉脉,仿佛能理解人的感情。
"东墙窥宋当年",暗指桃花曾见证过往昔的美好时光,而"天台寻梦,玉洞迷仙"则借神话传说,表达了词人对桃花仙境般的向往。"香君溅扇"和"凭将园客传笺",则是借古人的故事,寄托词人对桃花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秾华经雨,盈姿浥露",描述了雨后桃花更加娇艳欲滴的姿态,"多少缠绵"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这春光无限的深深眷恋。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词人对恽南田桃花画作的赞赏和对春天的热爱。
青袍横看世途欺,百岁萧条只故离。
吾道春秋生死在,世情天地古今疑。
五男差得如陶令,一女何曾有蔡姬。
楚士从乘多寂寞,为君挥袖泪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