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冷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融合。
首句“挂镜台西挂玉龙”,以“挂镜台”为背景,巧妙地将“玉龙”这一意象引入,既形象地描绘了山间雪景的洁白如玉,又暗含了古代女子梳妆打扮的情境,赋予画面以生动的人文气息。同时,“玉龙”二字也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次句“半山飞雪舞天风”,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动态美。雪花在山间飞舞,与天风相呼应,不仅表现了雪势之大,也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雄浑与壮观。这里的“舞”字,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飘扬的姿态,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第三句“寒云直上三千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云层的高度推向极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寒云与飞雪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寒冷而纯净的世界,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触动。
最后一句“人道高欢避暑宫”,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联系起来,暗示了此处可能是古代帝王避暑的行宫所在。这样的设定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与人文的元素,使得诗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作品。
大梁擅豪华,钜野生龙蛇。
顷乘曹李辈,擢秀冠诗家。
神驹并逐两超绝,凡马百万空咨嗟。
李邕门下多奇士,曹是贤甥李高弟。
登龙自昔忝通家,附骥相看总名世。
梁王台馆罢歌钟,兔园宾客有遗踪。
侯嬴旧隐夷门里,李渤今归少室峰。
回望嵩高瞻岳首,即寻玄圃问河宗。
可怜二子诗家秀,吾生已愧卢王后。
司马黄金赋未逢,杨雄白首书空就。
李当春日别燕川,曹也诵诗神黯然。
蓬池更忆阮公啸,肠断洪波绿水篇。
钱铿之孙老不狂,读书卖药吴市傍。
贤妻八十古孟光,裙襦相对和以庄。
夜灯密线针如芒,膝前佳儿五綵裳。
手携刀圭倚明光,三年不见心徬徨。
春风回首吴云翔,尽遣妻孥归奉觞。
要我作歌歌寿昌,君家恩宠未可量,老人之寿亦未央。
君不见前星掩耀今十霜,几夕红光流画堂。
悠悠江上云,落落洞中叟。
老大还耕谷口田,风流亦种柴桑柳。
萧散孤云野鸟边,夕阳门巷桔槔悬。
秋风落叶黄花酒,盘石垂萝白日眠。
晓篱野菜迎霜绿,晚饭山厨旋蠹谷。
羞逐邻翁日贩缯,懒随年少时干禄。
门前春雨泥复深,辛苦由来不愧心。
鹿门向在云深处,刘表殷勤那得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