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万岁山不果至琼华岛辽后妆楼而返与张廖二子同赋分韵得登万二字·其一》
《秋日登万岁山不果至琼华岛辽后妆楼而返与张廖二子同赋分韵得登万二字·其一》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玄天临析木,白云出丘陵。

皇居阻通轨,神池閟清澄。

翠峒纡历览,琼楼恣攀登。

阳陆日月迥,阴崖雷雨凭。

雕阑缀碧藓,藻井巢苍鹰。

炯戒鉴夷夏,端居思废兴。

飞狐已迢递,疏龙尚轩腾。

宇宙席休运,人神归圣能。

同游集轩冕,缛仪崇股肱。

虹桥架鳌炬,星旗翼鸾乘。

灵踪固葱茜,秋霜正严凝。

抚化惜遐景,览物怀坚冰。

长啸倚林薮,浩歌望觚棱。

虚籁殷珠树,凉飙摇玉绳。

兹游信有适,谁言殊鴳鹏。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秋日登万岁山不果至琼华岛辽后妆楼而返与张廖二子同赋分韵得登万二字》描绘了秋季登高远眺的景象,以自然景色烘托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首句“玄天临析木,白云出丘陵”展现了秋天天空的壮丽,随后的“皇居阻通轨,神池閟清澄”暗示了皇家宫殿的威严与神秘。诗人漫步翠峒,登临琼楼,感叹“阳陆日月迥,阴崖雷雨凭”,揭示了天地之间的广阔与变化。

诗中通过“雕阑缀碧藓,藻井巢苍鹰”描绘了装饰华丽的楼阁,以及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处。诗人借景生情,思考着国家的兴衰,“炯戒鉴夷夏,端居思废兴”,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警醒和对盛世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如“飞狐”、“疏龙”暗喻国家运势,而“人神归圣能”则寄托了对明君的期待。

在游览过程中,诗人与同游者共同参与盛大的仪式,彰显了尊贵的身份。“虹桥架鳌炬,星旗翼鸾乘”描绘了壮观的场面,但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结尾部分,诗人感慨“抚化惜遐景,览物怀坚冰”,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坚韧品质的崇尚。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哲理内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颂古二十六首·其十七

后园驴吃草,可怜无限虚生老。

半夜盲人问故乡,不知身在长安道。

(0)

颂古四首·其三

闭门入圃太周遮,一唤回头便到家。

良遂知时人不委,海山空映夕阳斜。

(0)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二

北人偶与南人会,借问如何吃荔枝。

口未开时先话堕,香甜二字且酬伊。

(0)

颂古五十七首·其六

是两头语,未出泥水。非两头语,依前自死。

振锡卓然,白日青天。

风力还他败坏时,漫天大网生光辉。

(0)

镌者任廷

入石入木知分数,古篆今篆攻岂难。

祇因雕巧失真体,不见全文在世间。

(0)

渔父

菰蒲叶冷暮天低,断岸舟横水四围。

祇有一竿湘楚竹,未尝容易下渔矶。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