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倚东林欲问禅,远公飞锡未应还。
蒙庄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门亦有关。
棹倚东林欲问禅,远公飞锡未应还。
蒙庄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门亦有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访僧不遇》。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而含蓄。
"棹倚东林欲问禅," 这一句表明诗人有心向东林寺中住持之僧探讨禅理,但“棹倚”两字则隐含着一种等待中的无奈与孤独。棹本指船只停靠的木柱,此处借以形容等待访道的场景。
"远公飞锡未应还。" 远公通常指的是高僧或有道之人,飞锡则是比喻其行踪不定,难以捉摸。这句表达诗人寻访远公而不得,增添了一份探求无果的感慨。
"蒙庄弟子相看笑," 蒙庄或指某个僧人的法号,这里可能是指一群修行者。他们相视而笑,或许是在嘲讽诗人寻道之举,或许是在分享超然物外的禅机。
"何事空门亦有关。"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僧人的寻访毫无所得,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修行者间相互关联的心态有所感悟。空门,佛家语,指的是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的追求,以及面对未能如愿以偿时的平静与深思。
千载墦间偶得存,传从鼻祖到云孙。
土痕蚀处形摹薄,苔色侵来款识昏。
制样想应规象鼎,验图只合配牺尊。
赠君博古斋中去,书传閒时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