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未落霜满城,鸡鸣不鸣山四更,起看北斗寒挂地,俯听长河流有声。
今夕何夕耿无寐,千古万古难为情。
欲持心事出门去,哀歌坐待东方明。
月落未落霜满城,鸡鸣不鸣山四更,起看北斗寒挂地,俯听长河流有声。
今夕何夕耿无寐,千古万古难为情。
欲持心事出门去,哀歌坐待东方明。
这首元代诗人张翥的《夜起》描绘了一幅深秋凌晨的静谧画面。"月落未落霜满城",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月色渐隐、霜华铺满寂静城池的景象,透出一股清冷孤寂之感。"鸡鸣不鸣山四更",通过鸡鸣与四更的无声对比,暗示夜已深沉,时间仿佛停滞。
"起看北斗寒挂地,俯听长河流有声",诗人起身仰望星空,北斗星孤独而明亮,映衬着大地的寒冷;侧耳倾听,长河虽无声流淌,却似乎在低语,增添了夜的静谧与神秘。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绪的纷扰。
"今夕何夕耿无寐,千古万古难为情",诗人难以入眠,感叹此情此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难以言表。"欲持心事出门去,哀歌坐待东方明",他试图排解心中愁绪,决定出门走走,但只能以哀歌自慰,期待黎明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眠,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深夜思绪与情感寄托。
向不乐郡府,遂云归田园。
结庐复种蓺,草树日已繁。
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
春雨一回过,览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爱,霁色当衡门。
故人苟来往,名宦未尝言。
趣适已不浅,道心良亦存。
忽闻辟书至,便令驱犊辕。
岂期同瓠瓜,长系蒿莱根。
始知古君子,出处惟义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