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夜访澈上人》
《长安夜访澈上人》全文
唐 / 李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ān访fǎngchèshàngrén
táng / yǐng

guān西luòshuāngníngmàoxiánxúnsēng
sōngjiǒngyuèguāngxiānzhào

hángōushuǐshēngbīng
chēngchēngxiǎolòuxuānqínjìnqiūyānhànlíng

wénshuōtiāntáijiùchánchùshífángyǒukāndēng

翻译
关西地区秋叶飘零夜晚霜降临,我独自寻找戴着乌帽的僧人于紫色楼阁间。
月光洒在高耸的松树上,先照亮了白鹤,寺庙里的沟水忽然结成了冰。
清晨的滴水声在寂静的皇宫中回荡,秋天的薄雾从汉代陵墓升起。
听说天台山昔日的禅修之地,石屋中只有孤独的一盏佛灯还在闪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幽静图景。开篇"关西木落夜霜凝",以冰冷的霜雪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寂静的氛围。紧接着"乌帽闲寻紫阁僧",诗人穿戴着普通百姓的服饰,在深秋的夜晚去寻找寺庙中的和尚,流露出一种超然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在下一句"松迥月光先照鹤"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月光先照到鹤的身上的情景,描绘出夜色中的宁静与和谐。而接下来的"寺寒沟水忽生冰"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严寒。

接着"琤琤晓漏喧秦禁"一句,以清脆的钟声作为背景,勾勒出早晨宫禁的繁忙景象。随后的"漠漠秋烟起汉陵"则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诗人听闻远方天台山的古老禅院中,只剩下一盏孤灯照亮着石室,这种情景不仅映射出物是人非的凄凉,也隐喻了心灵世界的寂寞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禅房僧人的寻访,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郢
朝代:唐   字:楚望   籍贯:长安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葵花

檀心国色比姚黄,几度风前刺道装。

自是丹心偏向日,露华先得领秋光。

(0)

冬夜伍国开有开同诸从过宿小楼以酒态美如嵇叔夜诗才清似沈休文为韵赋十四绝·其二

醉来礼法疏,白眼从人怪。

吾自适吾真,岂能调世态。

(0)

赋得粤南四景寿汤学宪·其三西樵春霭

何年天外此悬梯,七十峰头遍可栖。

绝巘槎疑天使过,飞泉帘捲玉虹低。

千峰雪净留丹灶,九洞龙归隔玉溪。

咫尺天门通日观,赤松仙侣未须携。

(0)

郑龙屿太守罢平乐郡归过五羊不及面晤有书见贻赋此寄答

专城高誉起清湘,百粤阴连万树棠。

政就共传堪下凤,书来忽讶过骑羊。

千秋国事悬肝胆,三叹斯人去庙廊。

莫道东山归卧稳,苍生今日正相望。

(0)

寿黎别驾七十为其馆甥何似公作

南徐宦迹佩刀游,解绶归来未白头。

道骨炼成将驭鹤,机心忘尽许盟鸥。

庭馀松菊开三径,宅近烟霞老一邱。

欲挹清标无处所,空从尘外想风流。

(0)

送田成叔侍御还朝便道过里·其一

春风先到庾关梅,奏报登车气色开。

一疏九天回雨露,三年五岭净氛埃。

爱同冬日留棠芾,法肃秋霜满柏台。

过里彩衣欢舞处,雁行新起陆机才。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