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留羲御问迁移,便是拈花不语时。
丈六金身应好在,春风过客偶相思。
禅心远逐穿云磬,古迹空传没字碑。
烟柳丝丝新绿嫩,即看拖地有长眉。
欲留羲御问迁移,便是拈花不语时。
丈六金身应好在,春风过客偶相思。
禅心远逐穿云磬,古迹空传没字碑。
烟柳丝丝新绿嫩,即看拖地有长眉。
这首诗描绘了独乐寺的静谧与庄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禅意与历史的沉淀。
首联“欲留羲御问迁移,便是拈花不语时”,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时间流转,却在佛祖拈花一笑的宁静中找到了答案,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内心的平静。
颔联“丈六金身应好在,春风过客偶相思”,通过描述佛像的存在与春风吹过时的偶然思念,传达出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颈联“禅心远逐穿云磬,古迹空传没字碑”,运用对比手法,将禅心的深远与古迹的沉默相对比,强调了精神世界的广阔与物质世界的短暂。
尾联“烟柳丝丝新绿嫩,即看拖地有长眉”,以生动的景象收束全诗,描绘了春天烟柳轻拂、嫩绿初生的景象,同时也巧妙地将“长眉”这一细节融入其中,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独乐寺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草芦栖七日,寇退舁回家。
病势欣方减,兵灾忽又加。
省亲辞故里,侍疾到新沙。
赖得神明护,清凉悟进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