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梁楚竟诛夷,自古才高必见疑。
脱使郦生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
九江梁楚竟诛夷,自古才高必见疑。
脱使郦生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过田横墓二首(其二)》。诗中以田横墓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独到见解。
首句“九江梁楚竟诛夷”,描绘了古代历史上的残酷战争场景,九江和梁楚之地因争斗而遭受灭顶之灾。接着,“自古才高必见疑”一句,揭示了历史上一个普遍现象:那些才华出众的人往往难以避免被怀疑、误解甚至陷害的命运。这种现象不仅在古代存在,在后世也同样屡见不鲜。
“脱使郦生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则是诗人通过假设的方式,探讨了如果历史上的某些关键人物如郦生(汉初谋士)没有早逝,那么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的人物,如田横(战国末期齐国将领),又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相联系,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命运等复杂议题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隐喻和批判。唐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感慨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哲理的高度,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
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
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
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
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
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朝廷防盗贼,供给悯诛求。
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
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踰卧辙,遣骑觅扁舟。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
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
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
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