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重关晓度宿云寒,羸马缘知步步难。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wángshíhòuqiǎnjīng使shǐlèishū
táng /

zhòngguānxiǎo宿yúnhánléiyuánzhīnán

xìndeyìngzhōngjiànluànshānchùchāishūkàn

注释
重关:重重关隘。
晓度:清晨度过。
宿云寒:寒冷的夜露。
羸马:瘦弱的马。
缘知:深知。
步步难:每一步都很艰难。
此信:这封信。
应:应当。
中路:半路上。
见:被看见。
乱山:纷乱的山峦。
何处:哪里。
拆书看:拆开信件阅读。
翻译
在寒冷的晨雾中艰难穿过重重关隘,瘦弱的马儿似乎知道每一步都无比艰辛。
这封信应该会在旅途的中途被人看到,但在纷乱的山峦间,何处才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拆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隔绝与怀念的氛围。"重关晓度宿云寒",设定了一个早晨天边还未完全亮明,重重关隘之中,云雾缭绕,气候寒冷的场景。"羸马缘知步步难"则通过羸马(即单独的马)的形象,表达出行走在艰难崎岖的小道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困难。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递了一种孤寂与不易的旅途感受。紧接着的"此信的应中路见",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书信能够在漫长的道路上被发现,这里的"信"也许是指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乱山何处拆书看"则描写了诗人在乱石林立、错综复杂的山野中寻找可以安顿身心之地,去拆读书信,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龙泉古刹

石罅久潜龙,泉鸣古刹东。

秋灯林影外,夜梵磬声中。

纵醉同陶令,谈经忆远公。

题诗旧尘壁,休用碧纱笼。

(0)

送泉上人归眼明寺

遥入圭峰寺,长吟送远公。

经翻蕉叶古,云散竺门空。

飞锡临天外,看山想洛中。

不知禅寂地,松偃几枝东。

(0)

宫女恩赐还家

清晓承恩出禁宫,金莲香惹御阶风。

九重回首如天上,万里还家似梦中。

云髻高簪榴子石,宫衣深染茜花红。

内家妆束原来别,不与寻常一样同。

(0)

题岁寒图送贾大尹令弟

登我徂徕山,瘦蛟怒立龙撑髯。

天风振籁落金粉,石苔点破螭纹斑。

舟回暮泊湘江曲,两岸清风凤毛绿。

鹧鸪啼歇水云深,锦瑟无声睡初熟。

明朝解缆过西湖,冰魂折裂青珊瑚。

寒香浮动山月白,扣门夜半呼林逋。

沈醉归来情脉脉,偶逢画史询行迹。

挥毫写作岁寒图,旗亭远送天涯客。

(0)

邸舍牡丹盛开病中强成一律不欲孤负此花耳兼简南峰仪制

台榭何曾尽有之,花中除此更无奇。

乃知植物争妍日,却在春光欲暮时。

翠縠剪裁分嫩叶,红云飞堕著柔枝。

觇从世变趋文处,每爱刘因解赋诗。

(0)

开先寺读书台

僧房五百架庐峰,凿谷开岩重复重。

挟策昔人依薜荔,登台此日宿芙蓉。

西来惯说庭前树,洛学能参寺里钟。

最爱山中杉桧古,月明窗外半虬龙。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