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棒头曾不顾,高安拳下错商量。
从兹遍界生荆棘,佛法初无一寸长。
黄檗棒头曾不顾,高安拳下错商量。
从兹遍界生荆棘,佛法初无一寸长。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光所作的《颂古十三首》中的第九首。诗中以黄檗禅师和高安禅师的故事为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禅意。"黄檗棒头曾不顾",暗示黄檗禅师严厉的教诲,不畏权势,坚持原则;"高安拳下错商量"则描绘高安禅师可能在某种误解或权衡中失去了本心。接着,诗人通过"从兹遍界生荆棘",形象地描述了佛法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碍,暗示佛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最后,"佛法初无一寸长"强调佛法的本质并非依赖于外在形式的增长,而是内在的真理与实践。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历史典故传达出佛法修行中坚韧不屈、不受外物干扰,以及追求真理的内在精神。
东林冠盖旧耆英,百尺丰碑志墓茔。
经济志高官职小,睦姻义重货财轻。
永平仓下遗红粟,仁寿堂前有紫荆。
夜半山舟谁负去,盖棺犹是昔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