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阴平域畛,禾气浮蓬蓬。
天低交暝色,山影横其中。
谛视复敛晦,咫尺成鸿濛。
南阊开大钥,万马忽驶空。
排噫极四宇,欲泄无旁通。
岁方二阴遁,何来战野龙?
流行任愆戾,主宰权亦穷。
平生积诸愤,至此无寸衷。
万物浩屏息,一体归瞆聋。
夕阴平域畛,禾气浮蓬蓬。
天低交暝色,山影横其中。
谛视复敛晦,咫尺成鸿濛。
南阊开大钥,万马忽驶空。
排噫极四宇,欲泄无旁通。
岁方二阴遁,何来战野龙?
流行任愆戾,主宰权亦穷。
平生积诸愤,至此无寸衷。
万物浩屏息,一体归瞆聋。
此诗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登楼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夕阴平域畛,禾气浮蓬蓬”,以夕阳平铺大地,稻香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天低交暝色,山影横其中”两句,通过天空与山影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静谧与深远。
“谛视复敛晦,咫尺成鸿濛”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细致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思。远处的山峦在夜幕的笼罩下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朦胧的雾气。接下来,“南阊开大钥,万马忽驶空”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仿佛是南门开启,千军万马瞬间消失于无形,象征着力量与秩序的瞬息转换。
“排噫极四宇,欲泄无旁通”则展现了大风的威力,它横扫四方,似乎要将一切束缚和障碍都吹散,但又似乎找不到出口,只能在空中徘徊。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某种内在情绪或社会现象的隐喻。
“岁方二阴遁,何来战野龙?”这两句可能暗含了对时局的忧虑,或是对某种冲突的反思,表达了对动荡时期的一种无奈和困惑。
“流行任愆戾,主宰权亦穷”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规律和权力的思考,认为即使是最强大的力量也终有其局限性,无法完全掌控一切。
最后,“平生积诸愤,至此无寸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经历了长久的愤懑与不平,此刻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无力。
“万物浩屏息,一体归瞆聋”则是对宇宙万物的终极观照,仿佛所有的生命都在这一刻屏息凝神,归于沉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剪柳风柔,养花雨细,催就几番春讯。
弹指流光,惊心往事,早是踏青期近。
秋千倦倚,恰镇日、慵翻唐韵。
试轻衫、重又装棉,馀寒无奈犹蕴。
芳径里、落红成阵。日影转回廊,绿窗人困。
燕蹴帘钩,莺啼栏曲,不管愁萦方寸。
深深院宇,乍梦觉、绣屏香烬。
恁新来、瘦减桃花,钏环宽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