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麻姑迹,真仙未可逢。
虚无传七夕,突兀老诸峰。
尘网蟏蛸密,苔痕玉轴封。
岁寒孤映日,独倚大夫松。
是否麻姑迹,真仙未可逢。
虚无传七夕,突兀老诸峰。
尘网蟏蛸密,苔痕玉轴封。
岁寒孤映日,独倚大夫松。
这首诗名为《仙都观》,是清代诗人赖晋所作。诗人通过对仙都观的描绘,展现了其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首句“是否麻姑迹”暗示了观内可能有仙人遗迹,引发出对仙踪的探寻;“真仙未可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遇见真正仙人的期待与遗憾。接下来,“虚无传七夕”将仙都观置于传统神话中的七夕鹊桥传说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突兀老诸峰”描绘了山峰的奇特和古老,展现出观景的壮观。
“尘网蟏蛸密”运用了蜘蛛结网的意象,象征世俗的纷扰与观内的清净;“苔痕玉轴封”则以青苔覆盖的珍贵书籍隐喻知识与文化的沉淀。最后两句,“岁寒孤映日,独倚大夫松”,借松树的坚韧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仙都观中孤独而高洁的精神境界的敬仰,以及自己在尘世中寻求超脱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传达出对仙都观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山林胜处说天台,仙佛多从此地栖。
司马八篇通道妙,丰干一语指人迷。
时逢好酒从容饮,莫把新诗取次题。
白日看云思我否,惠连无分共攀跻。
几人富贵不能闲,夜运牙筹日跨鞍。
役役一生忙里过,不知屋上有青山。
东海边来南海边,长亭三百路三千。
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
鄂州新得主人翁,今岁元宵便不同。
灯火夜深回昼日,管弦声动起春风。
辽天月借三秋白,陆地莲开十丈红。
妙手信能移造化,速宜归去补苍穹。
妙甚丹青手,能移造化功。
三川山水国,半幅画图中。
玉局人何在,铜梁路可通。
巽岩扛鼎笔,文与画争雄。